原标题:沧源县:“合作社+”激活乡村产业 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近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坝岭村70余亩红花生、60余亩红瓜子陆续采收完毕。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精准赋能,特色作物喜获丰产,让“小作物”变为村民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丰产增收特色作物结出“致富果”。走进坝岭村,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刚采收的红花生颗粒饱满、色泽鲜亮,晾晒场上的红瓜子香气四溢,村民们忙着分拣、装袋,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村支书介绍,红花生与红瓜子是坝岭村立足本地独特气候优势选育的特色品种,凭借口感独特、品质上乘的优势广受市场青睐。今年全村130余亩特色作物迎来丰收,总产量远超预期,成为村民增收的“硬支撑”。

“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破难题。为破解分散种植效益低、技术缺乏、销售渠道单一等难题,坝岭村成立“沧源县优农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户经营”的协作机制。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种不好”“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农户则按标准进行精细化种植,确保农产品品质。

“以前自己种,品种杂、技术差,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合作社带着干,种苗、肥料、销路都管,我只管把地种好,今年仅是红花生就能多赚两万块!”村民李大姐笑着说。目前,该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结。
品牌赋能延伸链条迈向“新台阶”。丰收之后,品牌化运营让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合作社设计统一包装,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让深山里的红花生、红瓜子走向全国市场。

从田间丰产到市场热销,从零散种植到品牌运营,坝岭村以“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抓手,用组织化破解发展难题,用品牌化激活产业潜力,让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如今,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还在续写,村民们正以合作之力凝聚发展合力,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红火。(吴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