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耿马县持续推进“一老一小”工作——绘就“朝夕美好”幸福画卷
“一老”连着夕阳幸福,“一小”系着朝阳希望。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把关爱“一老一小”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进,以“织密关爱网络、筑牢保障根基、守护健康防线、打造示范标杆”为主线,持续推进服务提质、保障提标、治理提效,让老人安享岁月静好,让儿童向阳生长。
关爱服务有温度
“罗爷爷,最近身体怎么样?我们带了常用药,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近日,芒洪乡部分党员干部又来到独居老人罗三金保家中,一边拉家常,一边记录需求。这样的场景,正是耿马县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关爱服务网络的生动缩影。
该县坚持“挂包结对+动态管理”双轮驱动,92个县直部门与92个村(社区)精准挂钩,3368名特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被纳入“日常走访+听需服务”体系。通过深化“万名党员联万家”结对帮扶机制,1300余名党员持续与4500余名学生挂钩联系。
各乡(镇)、县级责任单位同步开展动态核查,实现人员信息全录入、服务需求全掌握。3113名老年人通过养老机构入驻、亲属照护、邻里互助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4647名儿童依托亲属、邻里、党员建立“多对一”监护网络。“童伴妈妈”“爱心妈妈”等志愿力量常态化开展陪伴辅导,挂钩部门为儿童送上学习和成长礼包,线上累计筹款14.99万元,社会爱心企业捐赠款物34.71万元。
同时,耿马县加强体系运转,按月足额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人保健长寿补助、低保及儿童生活补助等各类救助资金,县级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合作”引导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一老一小”服务。
不断夯实设施基础,全县115个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3.91%,7个新建小区同步规划配建,6所养老机构、1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建成72张家庭养老床位,完成特殊老年群体居家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配套上门养老服务,让便民服务直达家门口。
健康护航有深度
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耿马县从“防、治、护”多维度发力。3家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提供疾病预防筛查、诊疗康复及长期照护服务,15家医疗机构全部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完成导诊、设施等适老化改造,115家医药机构开设老年人优先窗口,就医便捷度显著提升。同步推进普惠服务及“医养结合”服务,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1.5万余名老年人纳入规范健康管理,健康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机制日臻完善。
针对儿童群体,织密“家、校、医、社”协同防护网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实施动态跟踪管理。今年以来,37场卫生健康、疾病防治、自护教育等专题讲座及宣传科普活动走进校园,覆盖6000余名学生。
此外,通过建立动态监测台账、“一对一”精准劝返、“家校社”协同帮扶等机制,全力筑牢义务教育防线,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03%。
品牌引领有广度
耿马县还将“一老一小”工作纳入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食堂、县中心敬老院示范型养老机构等阵地,持续深化党建与民生资源联动,统筹民政、卫健等部门力量,通过“党组织+网格+志愿者”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多元协同”服务体系,让“夕阳暖、朝阳艳”成为党建引领下的民生品牌底色。
耿马镇白塔社区老年幸福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香飘四溢;县中心敬老院标准化宿舍、康复室、活动区一应俱全;“童心同行·知趣一夏”“七彩课堂”等夏令营活动,让儿童在陪伴中收获成长……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场景,让“有困难找组织、需服务找阵地”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老有善养、幼有优育”的美好图景正渐次铺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从“微服务”做起传递“大温暖”。未来,耿马县将继续用心守初心、用情暖民心、用力担使命,以“一老一小”的幸福指数,书写更有温度的新时代民生答卷。(成家玥 罗天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