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料峭的冬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的拉祜茶山小户赛炊烟渐起。炭火在炉中跳跃,古茶树影映着竹楼,这里藏着茶乡独有的冬日浪漫——世代居住的拉祜族人坚守传统茶饮泡制技艺,围炉煮一壶丁香茶,茶汤滚沸间香气漫溢,既能驱走山野寒气,又能健脾强身,让我们循着茶香,走进这座古茶之乡的冬日茶韵。

小户赛外寨二组副组长罗啊三,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扎根茶山,牵头推动家乡茶产业升级。面对火热的电商直播销售浪潮,罗啊三另辟蹊径,将拉祜族传统茶艺文化融入直播场景。他先自学直播技巧与文化传播要点,再手把手带领乡亲们熟悉镜头、讲解产品,让直播间成为展示家乡茶与文化的窗口。
丁香茶是双江拉祜族独有的传统药膳茶饮,以本地古树干茶、丁香花和丁香根为主料,辅以芦子、葛根、甘草、通光散烹煮而成。这款茶饮入口甜润、回甘绵延,在当地民间一直被视作祛寒健脾的佳品。

竹木搭建的厨房,散发着经年的烟火气。火塘边,罗啊三把丁香花和芦子先用土罐烤至焦黄,随后放入茶叶继续翻炒,土罐在他的手里沙沙作响,与火塘中时而噼啪跳跃的火星相互应和。火塘暖意融融,茶香漫过岁月,是寻常日子里的妥帖与安稳。
翻炒的同时,罗啊三为我们讲起从老人那里听到的古老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拉祜族始祖扎迪和娜迪带着儿女狩猎时捕获一头野猪。儿子扎儿因暴食腹痛难忍,束手无措的夫妻俩只得向身旁一棵古树虔诚祈祷。这份诚心感动了天地,梦中,大树化作仙翁,将丁香茶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们。扎迪和娜迪依照梦中学到的方法烹煮茶汤,扎儿喝下后不久便痊愈了。这道茶饮从此世代相传,而那位仙翁也被拉祜族人尊为“厄莎”,意为茶山中的守护神。
如今,这道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茶饮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仅在节庆之时作为待客佳饮登场。罗啊三说,现代人泡茶多用盖碗,曾经的传统茶饮——如丁香茶、雷响茶、竹筒蜂蜜茶,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做了。他也才刚学不久,只有在朋友来访时,才会煮上一罐。

经过翻炒的茶叶、丁香花和芦子,逐渐泛起金黄的色泽,散发出岁月沉淀的古老气息。罗啊三把滚烫的山泉水倒入其中,瞬间热气升腾,裹挟着时光的回响。他握着土罐耳柄轻轻晃动,让原料与泉水充分交融。
约莫两三分钟后,罗啊三又在土罐里放入丁香根、葛根、甘草、通光散。茶汤渐渐沸腾,一道散发着古老甜香的丁香茶便制作完成。入口,草木的清香与药材的温润交织,一茶一味,皆是传承的味道。
“来来来,请喝茶,欢迎远方的朋友来到我们小户赛茶山。”面对我们的镜头,一一递茶的罗啊三,带着腼腆与羞涩,然而谈及把家乡的茶传播出去,眼神中却满是坚定与自信。他希望让小户赛的丁香茶、古树茶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让这里的茶叶不只是品饮的商品,更成为承载拉祜族文化与茶山记忆的载体。

“明年春茶,我们在这里等你。”罗啊三捧着茶杯,对着镜头羞涩地说,说完,捂着脸笑开了怀。
一杯丁香茶,煮的是山野馈赠的原料,传的是世代相守的民族文化,兴的是扎根故土的家乡产业。这个冬日,双江小户赛的茶香穿越山海,既让濒临淡忘的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也让更多人看见古茶之乡的坚守与希望。这座拉祜大山,岁月静缓,茶香不散。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陈吉仙 张海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