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临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十四五”以来,沿着全省“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路径,临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群众所需所盼的突出问题,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度有了极大提升,城市更新,生活更美。
截至2024年底,全市城镇、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达120.33、75.95平方公里,城镇、城市常住人口分别为86.2万、45.7万人,城镇化率39.27%,一幅记载着城市建设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筑牢安居根基提升优居品质
走进临翔区玉龙花园小区,崭新的供水管线、整齐的透水砖路面、平整的沥青道路,处处彰显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效。
住房是民生之要,是百姓获得感最直接的体现。“十四五”以来,临沧在住房保障上持续发力:2025年计划实施55个房地产项目,总投资达202.15亿元;46个续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加快推进,共计16056套;2010套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创新性的存量商品房收储模式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182套收储商品房将有效缓解住房供需矛盾。
完善基础网络提升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以来,临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抢抓“两重”“两新”“平急两用”等政策机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累计新建和改造城市地下管网1582公里,城市供水总能力提升至每日19.5万吨,液化气总储气能力1140立方米,天然气总储气能力230标准立方米,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健全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累计新增城区道路91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6.42公里每平方公里,建成停车泊位10.17万个,是全省第四个同时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运的州市。
在城市安全方面,防洪、防风、抗震、消防、排水防涝等设施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施建设持续强化,人防指挥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应急防控救援体系更加健全。
贴近群众需求温暖民生福祉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玉龙社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模式让社区治理焕发新活力。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的“大党委”,整合网格包保单位、党员、楼栋长、志愿者和物业管理人员,构建起高效便民的服务体系,这一做法成功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
凤庆县凤山镇东城社区则探索出“114”阵地矩阵和“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的治理模式。“通过‘五社联动’,我们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社区党总支书记毕向春介绍。
与此同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镇户口迁移准入条件逐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和政策严格落实,临沧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
改善城乡面貌构建智慧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临沧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美临沧”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累计新增绿化美化面积1238.36万平方米,新增植树416.04万株,连续三年在云南省绿美建设考核中名列前茅。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场所千兆宽带覆盖率达100%,家庭千兆光纤覆盖率达82.87%。以“临沧通”App为代表的应用建设,让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智慧、安全。“12319”城管热线与其他城市服务热线相连通,“城管进社区”模式在全省推广。
如今,行走在临沧大地,一座座公园美景如画,一条条道路宽阔顺畅,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座座桥梁连接城之南北……目及之处皆秀色,耳畔萦绕皆欢歌。
未来,临沧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作者 杨丹 金维娜 李爱民 李文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