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德县:科普小课堂“1+10+N”模式开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新篇章
近日,永德县科技馆首期科普小课堂在县创新培训中心顺利拉开帷幕。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为青少年开启了一场妙趣盎然的科学启蒙之旅,也标志着永德县在推进科普教育大众化、趣味化的实践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且具标志性的一步。
课程《探究酵母菌发酵的奥秘》在科普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实验,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酵母菌的结构、生存环境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程《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普教师带领学员走进色彩与变化的化学世界,通过趣味实验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员们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两场课程均注重实践与互动相结合,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体验,孩子们踊跃提问、积极实践,现场弥漫着探索与发现的炽热氛围,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与探索欲望。
永德县在科普教育活动中注重体验、强调互动、贴近生活,这与科普教育研究中要求的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不谋而合。科普教师志愿服务队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展现出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热情的志愿服务精神。
以本次小课堂为契机,永德县科协将全面推行“1+10+N”科普育人机制,即由1名专业科普教师指导10名青少年科普志愿者,共同策划开展N场定制化科普拓展活动,构建“传帮带”式的科普教育网络。该模式旨在扩大科普覆盖范围,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主动传播科学的积极性,为构建基层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探索新路径。
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永德县科技馆将持续加强科普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丰富科普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主题多样、参与度高的科普公益项目,助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种子,为全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付元刚 通讯员 赵国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