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协作的暖流,正为临沧市云县晓街乡老棚村的香蕉产业注入蓬勃动能。在沪滇协作项目的持续赋能下,老棚村的香蕉林不仅绿了山坡,更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成为沪滇携手共促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走进老棚村,连片的香蕉林绿意盎然,饱满的香蕉成串悬挂,果香四溢。这幅丰收图景的背后,是沪滇协作项目的坚实支撑。2021年,500万元沪滇协作果蔬基地建设项目落地老棚村,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硬化路、引水渠等基础设施的升级,为香蕉产业铺就了发展快车道。
2025年初,依托沪滇协作成果建成的“云县晓街乡老棚村集体经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让老棚村香蕉产业迈入新阶段。“沪滇协作为我们老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运营中心配置的冷藏保鲜室、捂香蕉恒温室、助农直播间,都是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县农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斌感慨道,合作社作为运营主体,在沪滇协作项目加持下,“党建+中心+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愈发成熟,种植端深化联农带农,销售端线上线下齐发力,让老棚香蕉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老棚村香蕉种植面积达1260亩,年产值约750万元,沪滇协作的“红利”实实在在装进了村民口袋。不仅如此,在沪滇协作项目的辐射带动下,老棚村香橼、香芋、紫姜等特色小众产业也势头强劲,形成多业并举的良好态势。
“未来,将依托沪滇协作搭建的平台,进一步发挥运营中心作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让沪滇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李文斌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沪滇协作的种子,已在老棚村生根结果,正向着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持续生长。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通讯员 郭兴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