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管护分局联合社会公益人士在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近危级植物眼斑贝母兰正在竞相绽放。
它们一丛丛、一簇簇附生在高大乔木上,如同“高山精灵”般绽放着属于它那独特的色彩和灵动,为深山幽谷增添了一抹亮色。
据了解,眼斑贝母兰是兰科贝母兰属植物,常生于海拔2400米至2700米的杂木林阴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等国。目前,眼斑贝母兰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兰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神秘而美好的象征,一提起“兰”,好像置身于空谷,唇齿间都是幽香。因为它的美丽以及医用、保健价值,多年以来一直被肆意采挖。据调查,我国有40%的兰科植物正在遭受灭绝威胁。
鉴于兰科植物面临巨大的灭绝风险,2021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兰属(除了兔耳兰)、杓兰属(除了离萼杓兰)、石斛属、兜兰属、独蒜兰属、火焰兰属、丹霞兰属、金线兰属所有种类,以及野生天麻、部分蝴蝶兰、鹤顶兰等其他兰花纳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植物。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赵海璇 曹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