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的万亩坚果种植基地,连绵成海的坚果林正值花期,串串花浪间,蜂群翻飞,空气中弥漫着蜜香与花香交融的芬芳,树下,一个个新式蜂箱排列整齐,蜂农杨宇杉正忙着采收蜂蜜。
杨宇杉是临翔区蚂蚁堆乡马驿坚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一次参加坚果提质增效技术培训中,听闻了蜜蜂授粉能让坚果树坐果率提高15%以上,他很是心动,当场就决定尝试“坚果+蜜蜂”模式。
“我在500亩的坚果地中划出100亩来试验示范,在坚果树下摆放了一百箱蜜蜂。”杨宇杉介绍说,“我们怎么放怎么养,都有区上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根据技术人员的计算,每5亩坚果林配2箱蜜蜂最理想,既能保证授粉效率,又不浪费蜜源,同时坚果花蜜量大,蜜蜂能产特色坚果花蜜,市场价格比普通蜂蜜高30%。”
有勤劳的小蜜蜂“帮忙”,杨宇杉的坚果林和蜂蜜产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既能提高坚果授粉效率,减少病虫害,延长产业链,同时又能打造差异化蜜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群众的收入。
一直以来,临翔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发展主线,依托“坚果+蜜蜂”立体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临翔区坚果、蜜蜂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技术员董有清说:“我们结合临翔区坚果提质示范基地建设实施绿色精品战略,构建果园生态林。通过‘小转长’的工作方式进行果园放蜂,对全区11个示范点做好坚果授粉,引导更多的群众在坚果林扩大蜜蜂养殖规模。”
2024年以来,临翔区成立坚果、蜜蜂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精准实施“十抓工作法”,抓好示范带动、技术培训、蜜源培育、果园放蜂、项目争取、机制保障、品牌提升、企业对接、责任挂包、提质增效十个重点环节,探索建立“党组织+人大代表+示范基地+蜜蜂养殖+科技培训+企业+市场”的临翔区坚果蜜蜂产业示范点提质增效模式,围绕“一轴两片”布局,作好产业规划,辐射带动其他经营主体。
以“花”带蜜,建设米团花、野坝子、坚果、水锦树、紫茎泽兰、咖啡6种单花蜜15个示范点,依托临翔区中华蜜蜂养殖示范项目拟选取8个示范点放置试验示范蜂群,现场培训指导60次。
以蜜丰果,依托区级坚果示范基地建设坚果蜂授粉示范基地,构建果牧生态园。组织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通过“小转场”和合理布蜂的方式,对3个区级、8个乡级示范点完成果园放蜂的前期布局工作,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坚果林扩大蜜蜂养殖规模,果实品质也显著提高。
如今的临翔区,满山坚果林不仅是“绿色银行”,蜂箱更成了农户的“甜蜜储蓄罐”。全区共有71个村养殖中华蜜蜂,有蜂农4617户、合作社3个、村集体经济3个、家庭农场1个,新增15个单花蜜示范基地,坚果、蓝莓授粉基地2个,SC加工生产线的龙头企业1个。共养殖中华蜜蜂34676箱,2024年全区蜂蜜产量173.21吨,实现农业产值2078万元,实现综合产值5532万元。“临翔蜂蜜”品牌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识认证,并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2024年9月,临翔蜂蜜被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接下来,临翔区将持续在打造临翔特色单花蜜上着力,探索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临翔区坚果、蜜蜂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技术员董有清说。
云南网记者 李彤 李春林 通讯员 龙春威 熊倩 杨滢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