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沧市云县茶房乡甸头山村,曾经每至夜晚,漆黑便笼罩着大地,村民们夜间的出行因缺乏照明设施而困难重重,乡村生活也因此沉闷乏味。然而,一位归乡“自然村长”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给村庄带来了光明与活力。
他叫沈嗣彦,既是云县农村商业银行的老员工,更是一名中共党员。去年8月,怀着对家乡的深厚眷恋与满腔热忱,他毅然回到魂牵梦绕的甸头山村,挑起了“自然村长”的重担。“家乡是我心心念念的根,这次回来,我就盼着能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点实事,让咱们的家乡大变样!”沈嗣彦目光坚定地说道。
回村不久,沈嗣彦便将解决照明问题列为首要任务。他深知,一盏盏路灯不仅能照亮脚下的路,更能温暖乡亲们的心。为此,他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凭借自己在云县农商行多年积累的人脉与口碑,多次与单位沟通协调,全力争取资金支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从派出单位成功协调到一笔宝贵的4万元资金。
另一方面,他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广泛联系在外打拼的平地组乡亲们,发起了一场爱心捐款倡议活动。沈嗣彦的呼吁通过网络传遍四方,很快得到了热烈回应。在外游子们纷纷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两百,涓涓细流汇聚成爱心的海洋,共筹集到2万元捐款。
资金逐步到位,实干紧跟其后。沈嗣彦马不停蹄地组织在家群众,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投入太阳能路灯的规划与安装工作中。从大白坟活动广场,到平地组、团田组、丫口片一线,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选址、挖坑、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经过数日奋战,共计41盏太阳能路灯整齐地矗立起来,如同守护村庄的卫士,在夜晚绽放出明亮的光芒。
“以前天一黑,村里面静悄悄的,大家都窝在家里面。现在可不一样咯,路灯一亮,晚饭过后,唠嗑的、散步的、打歌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啦!”云县茶房乡甸头山村党总支书记杨天松满脸笑容,言语中尽是对这一变化的欣喜。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逐一亮起,柔和的灯光洒在乡间小道上,劳作一天的村民们再也不用摸黑回家。孩子们在灯下嬉笑玩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乡村的夜晚变得热闹非凡。
看着村里的变化,沈嗣彦深感欣慰,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他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认真履行“自然村长”的各项职责,以这41盏路灯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村子谋长远发展;积极探寻产业增收之路,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守护村庄的和谐安宁;持续优化提升人居环境,让甸头山村成为令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在党支部带领下,沈嗣彦的家乡甸头山村正大步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而这些太阳能路灯,也将见证着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照亮村民们的幸福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 左金华 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