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临翔:用“阳光”照亮“荒山”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5:27:07  来源: 微播临翔

  原标题:临翔:用“阳光”照亮“荒山”

  在临沧市临翔区那招片区地势绵延的山峦间,300兆瓦光伏矩阵如同镶嵌在翠色锦缎上的蓝色结晶。曾经因“产业空心化”困扰的边远村落,如今正以绿色能源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近年来,临翔区博尚镇那招片区立足光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光合作”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经济,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村民百姓稳岗就业、生态环境愈发美丽。 

  过去,临翔区博尚镇那招片区因地理位置偏僻、产业资源匮乏,发展长年滞后。为解决这一难题,临翔区博尚镇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基层党建“四个一”建设为抓手,引进南京中核集团,组建“服务团”,通过各项工作调度机制,化解矛盾纠纷93件,确保300兆瓦光伏矩阵如期并网。这个云南省单体最大的农光互补项目,不仅创造了年度5亿度清洁电能,更标志着传统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型。

  临翔区博尚镇通过“光伏+村集体+农户”方式,组织党员干部为企业提供宣传动员、土地流转、用地清表、纠纷调解等协调服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127.7万元,其中,邦公村、坝密河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组织农户以租赁方式集中流转土地,为623户农户获得租金9383万元。同时,以“零工驿站”和村级就业服务站为载体,吸收本地群众参与工程施工、材料清洁、环境清理等工作,累计实现劳务收入1240余万元,其中,带动群众“家门口”务工增收薪金近100万元。 

  光伏产业发展后,经济总量上来了,乡村如何塑造?走入夹山村光伏矩阵,夹山村村民石凤华正在查看茶叶长势。“板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他打开了新天地。他领衔的合作社通过创业贷款承包15亩光伏用地,形成以茶叶套种玉米的立体农业模式,亩均产值较传统作物提升20%。

  为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临翔区博尚镇不仅将村集体增收的收益陆续投入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还积极探索“农光互补”“光药互补”融合发展模式,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组织群众继续种植茶叶4091亩、中药材220亩,建成“板下经济”示范田2000亩,实现绿色发电和种养生产“两不误”。

  “我们不仅要让阳光照亮荒山,更要让绿色照亮未来。”临翔区博尚镇夹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娅说道。在积极推进“光伏+村集体+农户”的基础上,临翔区博尚镇持续扩大产业发展成效,光伏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5亿多度,年产值约1.6亿元,年均拉动税收增长4000万元。

责任编辑:赵芸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