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就业信息成为发展掣肘,如何打通劳动力供需的“任督二脉”呢?
临沧市永德县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就业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有力的组织引导,大量劳动力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也存在不精准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永德县引入劳务经纪人模式,搭建起求职者与用工企业之间的桥梁,开启了永德县就业发展的新篇章。
崇岗乡黑龙村村民周光金是一位在本地小有名气的热心人,2010年至2018年期间在广东省务工。随着对外省人才市场的了解,2019年周光金开始帮助带领村民统一集中进厂。2020年成为永德县劳务经纪人后,他通过多方联系,与沿海地区的4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收集优质岗位信息并挨家挨户宣传、介绍。在他的帮助下,2024年共有503名永德农村劳动力前往广东相关企业务工,每年为务工人员实现收入达2500余万元。2023年,他被永德县总工会授予“永德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劳务经纪人祁小泉来自乌木龙彝族乡,她专注于本地和省外农业产业的劳务对接。永德县甘蔗产业与青海省枸杞产业的用工时间不同,祁小泉结合产业用工时间及需求,建立了一个涵盖周边村庄的劳动力信息库。在甘蔗收割期,及时组织劳动力到本地各乡镇砍甘蔗,在枸杞的成熟期,及时组织劳动力到青海枸杞种植基地帮忙采摘。解决了本地和省外种植户的用工难题,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省外就业与家门口就业的时间、空间问题,实现了群众增收。2020年至2024年期间,她每年带领务工人员达100余人,每年为群众实现增收近400万元。
劳务经纪人李太华是一名无人机机手,他看准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带领14名无人机机手及50多名农民工,活跃在当地的农业、光伏等多个产业领域。在农业方面,无人机机手利用先进设备,高效完成农作物播种、植保、吊运等作业,解决了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带动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
永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的负责人周强介绍:“通过引入劳务经纪人模式,让永德县的就业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方面,求职者能够更精准地获取就业信息,减少了盲目求职的时间和成本,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和种植户等用工主体的用工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保障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目前,全县带领30人以上就业的劳务经纪人达238名,带动就业超过2.5万人”。
永德县对劳务经纪人模式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组织培训、提供政策咨询等方式,提升劳务经纪人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保障劳务经纪人与求职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随着劳务经纪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成熟,永德县的就业新航线将越驶越稳,更多的劳动者将搭乘这趟“就业快车”,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杨群雁 董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