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沧凤庆:“四轮”驱动抓产改 跑出园区经济“加速度”
云南凤庆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9平方公里,2010年底启动建设,2021年3月被列入全省首批27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作为省级第三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园区坚持“一园一主导”“一园多区”的发展格局,积极打造“四轮”驱动产改新模式,奋力跑出园区经济发展“加速度”。
做“强”市场主体,壮大产业工人“蓄水池”
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思路,立足产业实际,形成了“一心、一轴、一环、三区”的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招商入园质效,做大园区稳岗就业的“蓄水池”。近年来,凤庆先后创新推出“1133服务承诺”“项目企业服务月”“政银企联席会议”“企业家红色驿站”四项机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投产达产。先后引进匠圆科技、苏州布瑞克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凤庆,统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各类生产线47条,智能化立体大库10.7万立方米、核桃展示交易中心2.65万平方米。园区企业由最初的46家到现在153家,培育龙头企业26户,共有产业工人9860人。
做“优”产教融合,炼就产业人才“金刚钻”
园区以云南省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为平台,依托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茶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凤庆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园校共融,先后与全国26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12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3个,引进企业研发团队13个,产品科研专家人才185人,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实训基地6个,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051人,构建了园企校一体化的产业工人培训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了企业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目前,园区共开发产品41个系列90余款,获批发明专利16项,产品企业标准2项,在12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做“实”维权服务,营造企业产改“好生态”
园区强化用工规范管理,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与153家各类用人单位与8560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率达100%。注重畅通产业工人政治参与渠道,优秀产业工人当选市、县“两代表一委员”15名,到群团机关挂职和兼职4名。选派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团成员联系服务园区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及职工诉求312件,办结率100%。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对重点人才、重点团队,做好一对一政策保障和跟进服务,投入专家人才引进补助、专家工作站建设以及优秀人才奖励等经费512.98万元,为职工提供住房、就医、子女入学保障,增强产业工人归属感,推动了园区的稳岗稳产工作。
做“红”思想引领,激发建功立业“新动能”
园区党工委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产改的思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和模范引领工作,大力加强园区党工组织覆盖、职工会员队伍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推优入党工作。目前,党工委下辖4个党委、41个党支部,299名党员,创建党员先锋岗120个。持续开展工会组建“攻坚行动”,依法推进25人以上单位普遍建会,特别是规上企业和百人以上企业加强指导和督促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服务面,目前,园区共有工会组织141个,会员8870人,占产业工人总数的98%。积极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16场次、1300余名职工参与,96家企业持久开展“五小”活动,征集优秀意见建议300余条,为企业生产工艺革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推动了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增加值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亿元、税收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