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发“红色地标”新活力
“戍边馆开放后,感觉整个景区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馆内的一桩桩、一件件戍边事迹让我们非常感动,特别是‘回国地’‘护身符’等事迹,我觉得人民群众太了不起了……”近日,在镇康县赐福彝寨旅游景区,李国军一家在戍边馆参观结束后感慨不已。
为满足游客需求,充分发挥戍边馆作用,连日来,镇康县赐福彝寨旅游景区管委会探索完善展馆运行管理机制,从8月1日起,对戍边馆实行限时对外开放措施。限时开放期间,游客不需预约就可免费参观。同时还提供“现场解说+音频解说”,让游客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
“自开馆以来,每天的游客接待量约为300人次。每天下午到展馆参观的游客更多。”工作人员朱茂强介绍。
戍边馆位于镇康县赐福彝寨旅游景区,馆内收藏着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镇康县戍边事迹,分别以“戍边勒石、戍边沧桑、戍边抗日、红旗耀边、戍边固防、戍边荣光、筑梦前行”7个板块呈现,是镇康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3年,被云南省社科联命名为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长期以来,戍边馆的硬件设施虽已完善,但仍存在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保障全天候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等问题。“以前,参观戍边馆需提前预约,而且不接待散客,我们每次到景区游玩,都非常想进去参观学习,如今愿望实现了。”游客赵晓军知道戍边馆对外开放后,第一时间就来参观。
随着戍边馆对外开放,到景区参观游玩的游客数量日益增加,游客不仅可以体验独特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戍边红色文化。
“虽然目前景区运行条件还未成熟,但管委会将尽力为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管委会副主任余红春介绍,下步工作中,管委会将整合景区资源,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利用多种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打造景区核心吸引力,促进“红旅+农旅+文旅+边旅”高度融合,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以点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赵玉雪 余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