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民生无小事,如何更好服务群众,更好的推进基层村组高质量发展,临沧市凤庆县创新“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机制,助力“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从小处着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问题,拉近了代表和群众的距离,也让代表履职更加务实、高效。
今年6月下旬,凤庆县勐佑镇习谦村两委接到梅花小组长樊绍泽反映,因连日下雨,导致梅花自然村梅花小组大沟坍塌17米,影响到了梅花、赵地、山头园、独村、沟边五个小组180多户农户410多亩农田生产用水。习谦村两委组织村民进行多次抢修,但大沟仍继续坍塌。没有项目资金支持,紧靠村级力量无法彻底整改坍塌大沟。了解到情况后,勐佑镇及时把大沟修复工程纳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内容,由镇人大主席团、村两委、习谦代表小组联合组建人大代表“小队伍”,深入习谦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共同筹措资金16000多元,组织农户投工投劳,于8月中旬成功修复大沟并进行了验收。
活动现场
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小分队”在走访中还了解到,习谦村集镇供水工程水管因使用年限过久,老化破损严重,虽然村民用橡皮包裹破损管道的办法来解决,但治标不治本。“小分队”就将管道整改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把老化破损的9公里管道全部进行了替换,彻底解决习谦村3个自然村, 597户2687人的集中供水问题。
“我们中和村代表小组在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的时候,接到我们群众反映水槽至大甸山小组两条路断头的问题。我们就给镇人大主席团汇报了情况,镇人大高度重视,将这个事纳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活动内容,帮我们解决了建设资金。”勐佑镇中和村人大代表活动小组长张军华带领中和村人大代表小组当前正组织村民们投工投劳打通水槽至大甸山小组的断头路。张军华口中的这条断头路其实仅仅只有15米长,但是由于宽度过窄,车辆无法通过,多年来一直困扰当地村民。此次代表小组通过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打通断头路,将使中和村大路边自然村7个小组800多农户直接受益。
活动现场
据介绍,去年9月份开始,凤庆县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凤山镇京竹林村启动“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试点活动,15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组成活动小组带动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围绕助推二道河乡村旅游发展开展办实事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凤庆县人大常委会总结了试点经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了“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 “小切口”选题、“小队伍”组织、“小机制”实施,聚焦解决群众关心的“大民生”问题,按照“开展调研走访、明确主攻方向、组织问题商讨、确定落实机制、跟进实施情况、开展效果评估”六个恒定程序开展活动。
“三小一大六恒定”工作机制,创新形成了“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大代表办实事活动长效机制,推动了人大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目前,全县近200多个人大代表小组,1000多位人大代表,围绕“三个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汛期水毁道路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各乡镇、各村全面开展“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办实事活动。共组织开展现场调研会200余场次,会商问题200余个,解决民生问题140多个,充分展现人大代表“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的时代风采,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对人大工作、代表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云南网通讯员 陈垚 董琛彬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