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党建红赋能生态绿——双江岔箐村嬗变“茶之骄子”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7日 16:12:00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岔箐村是一片被云雾宠爱的秘境之地,这里海拔1800-2700米,年均降水量2200毫米,气温均在15.5℃,大自然“精心”滋养出岔箐古茶园这一“仙人山脚下的秘境茶仓”。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岩羊街”的热闹集市,也是“北冰岛南岔箐”的传奇之地。1958年,邦丙乡首个茶叶初制所落户岔箐,开启了茶叶规模化生产的序章。1972年,岔箐茶厂成立,专注于古树普洱生茶与晒红茶的精制加工。

  岔箐村村民罗恒云家三代深耕于此,祖父罗成明是茶厂首批制茶师傅,父亲罗正忠推动茶厂从红茶向普洱茶转型,曾用竹篓背茶、马匹驮运,历经艰险将“岩羊茶”带出深山。“那时,岔箐到双江县城交通极其不便。受困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缺乏品牌,再好的茶叶也走不出大山。父辈们只能通过人背马驮,每年把几十吨毛茶,从仙人山背后翻山越岭,走过几十里的崎岖山路,运送到双江县城。”罗恒云介绍。

  乡村振兴的春风,为这片茶山注入“发展动能”。邦丙乡聚焦组织领航、品牌赋能、生态筑基、科技提质,打出了一套产业升级“组合拳”。以“组织引领、企业主导、茶农受益”为路径,在全乡开展茶园有机认证和绿色认证工作,严格控制化学投入品使用,推广有机肥、绿肥、肥水一体化等科学技术,引导群众科学管理,提升茶园绿色化和有机化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

  目前全乡认证绿色食品茶园2.1万亩,认证主体企业2户,涉及7个村的茶园。其中,岔箐村7000余亩茶园均获得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认证,2025年干毛茶产量达470.8吨,茶叶品质与产量同步提升,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实效。

  邦丙乡的茶园位于山区,远离城市喧嚣,不受外来污染干扰,且全乡海拔较高,森林覆盖率达68.6%,空气和水源优质,这种原生态环境产出的茶叶,不仅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更能为消费者提供兼具生态价值与健康品质的高端茶产品。“选择邦丙乡茶园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正是看中其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色。”负责认证的企业负责人浦文雄介绍。

  获得有机转换认证书的岔箐村腾龙茶厂负责人何明龙感慨地说:“我们一辈子在岔箐村做茶,我们厂自己出鉴定费为岔箐村的7000多亩茶叶开展有机认证,这不仅是我们茶厂的荣幸,更是我们与村里茶农共同发展的机遇,我们都将从中受益。”

  面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邦丙乡在“三茶统筹”研究院专家指导下,依托岔箐村374.6亩古茶园资源,打造“北冰岛南岔箐”品牌定位,完成生态有机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借力“支书金秋臻选”直播助农活动,让深山优质好茶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直达全国消费者。

  “为了把茶卖出去,我几乎每晚都泡在直播间。”岔箐村党总支书记罗开兵说。几个月来,他带着茶农开展产品溯源、质量检测,积极对接线上销售渠道,对接线上销售事宜。通过一场场深夜直播,岔箐茶的醇香飘进了千家万户,“北冰岛南岔箐”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以前我们也尝试过让茶农自己搞直播,但是直播号做不起来,没流量、没人看。如今在党组织引领下,我们与专业直播团队合作,凭借‘北冰岛南岔箐’品牌影响力,终于让我们的茶叶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实现了‘面对面’交流。”茶农罗恒祥说。他家的岔箐茶在一场直播中迅速售罄,成为“爆款”。据统计,仅通过直播助农活动,岔箐茶优选茶品销售额便突破40万元,茶农户均增收2.67万元以上,村集体也获得稳定收益。

  “北有冰岛,南有岔箐”这句赞誉,不仅彰显了岔箐茶在业界的地位,更见证了一个村庄的产业振兴之路。通过生态、品牌、数字化战略,岔箐村实现了古茶树资源保护与茶农增收的双赢,吸引年轻一代纷纷返乡传承技艺,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鲍超 李龙凤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