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连片的咖啡园里,咖啡果缀满枝头。咖农们手持竹篮穿梭在田间地头,熟练地摘下一颗颗成熟的咖啡果,云佳咖啡庄园咖啡采收季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伴随着咖啡鲜果运输车的轰鸣声,一辆辆载着新鲜咖啡果的拖拉机、三轮车陆续驶入云佳咖啡庄园的收购点。云佳咖啡庄园负责人王家强在组织种植户们有序排队、过磅、卸果,现场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云佳咖啡庄园正式开秤收购新鲜咖啡果,这也标志着咖啡产业进入了一年中最关键的收获与交易时节。
“今年受前期降水的影响,临翔区的咖啡果的成熟要比往年推后十天左右,同样也因为雨水充沛,果子长势还是可以的,今天刚开秤收到的果子品质都比较好。”王家强告诉记者,云佳咖啡厂今年预计收购的新果在2500吨左右。

好果子带来的高收入,更是让咖农们喜上眉梢。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开秤第一天咖啡果的收购价在每公斤8至8.5元,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66.6%。王家强给记者算了笔“增收账”:农户一天能采摘70—80公斤咖啡果,按开秤价计算,一天收入就能达到500至600元。
昆赛村村民王如伟一早便拉来自家采收的咖啡鲜果,脸上难掩喜悦:“今天我拉了一吨半左右的鲜果过来,价格是八块一公斤,比去年要高得多。目前我家老果园有六亩,看着咖啡行情好,我家去年又新种两亩,我对咖啡产业发展信心非常足。”
咖啡价格的攀升和农户收入的增长,背后离不开云佳咖啡庄园的全产业链支撑。作为圈内乡咖啡产业的核心载体,庄园不仅搭建了稳定的收购平台,更通过技术赋能让“小果子”变成“金豆子”。开秤当天农户们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如何管好“发财树”。

圈内乡昆赛村党总支书记曾新仙介绍,昆赛村种植咖啡已经有十多年,早年存在技术落后、销路不畅的困境,不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备受打击。自从把咖啡厂建在家门口,老百姓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就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村里不仅依托云佳咖啡厂“零距离”解决了收购难题,常态化的技术培训更让农户的种植水平显著提升。
“好豆子带来了好口碑。”王家强告诉记者,随着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临沧、普洱、保山等咖啡主产区成了寻咖人和大企业的重点采购地。
近年来,临翔区精准发力,充分利用沪滇合作、涉农资金整合等项目优势,重点支持咖啡庄园的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与品牌推广,成功孵化出云佳、昔归、1349等一批特色咖啡庄园综合体,全区咖啡鲜果年加工能力达到1.26万吨。

庄园化发展的赋能效应,也渗透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端,通过精细化、标准化种植管理,咖啡品质大幅提升,为精品化发展筑牢根基;在加工环节,实现从种植到初加工的全流程把控,创新工艺让咖啡风味更具特色;在产业链整合上,推动种植、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发展,显著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与整体盈利能力;在品牌建设中,依托庄园的地域优势与文化内涵,打造出兼具特色与故事性的咖啡品牌,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在产业融合方面,积极拓展“咖啡+旅游+文化+教育”多元业态,丰富消费场景的同时延伸了产业价值链条;在区域发展层面,通过稳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普及农业技术、推动组织化经营,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磅秤不停跳动,载着鲜果的车辆往来穿梭,技术课堂上,农户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从标准化种植到全链条加工,从技术赋能到市场精准对接,“庄园经济”正让一颗颗小小的咖啡果,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黄金果”。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易思敏 赵国威 何廷耀 张帆 陈欣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