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滇黄精采收旺季,云县涌宝镇石龙村乐家组的田间地头与加工车间里一派火热景象。临沧有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加工生产线上,刚采收的黄精鲜品堆积成小山,工人们默契配合,清洗、搬运、切片、烘干、包装等工序有条不紊。新鲜饱满的黄精在标准化流程中逐步转化为可食可药的优质干品,完成从农产品到高价值商品的“华丽转身”。

这家成立于2023年11月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集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产地初加工与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自初加工生产线投产以来,其带动效应持续释放:2024年加工滇黄精100余吨,今年的收购加工服务已从自有基地延伸至临沧8县(区)及周边州市,计划加工黄精鲜品300吨以上。

产业版图的扩张背后,是扎实的基地建设支撑。目前,公司核心种植基地总面积达300余亩,累计投入资金超300万元,重点培育滇黄精、滇重楼、白芨等道地药材,还配套建设了50多亩优质种苗育苗基地。“我们规划到2030年,将基地总种植面积拓展至1000亩以上,让中药材成为山区的‘常青产业’。”乐顺秋说。

黄精生“金”的故事,是云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当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联动模式,重点培育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政策扶持下,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了“互联网+农业4.0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滇龙胆草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5万亩,其中滇龙胆草种植基地3万亩,辐射带动20个专业合作社和5万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使云县成为全国重要的滇龙胆草主产区。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云县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截至2024年末,全县5户重点企业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圃1088亩,培育滇黄精、滇重楼等优质种苗8130万株。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中药材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全县中药材产量达12875.2吨,实现农业产值46506.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2.24%,带动10万农户实现增收。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