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凤庆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打造“园中园”发展模式 小核桃 强县芯
近年来,凤庆县借力东西部协作,依托凤庆产业园区创新打造“核桃(坚果)园中园”发展模式,全链条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破解山区资源“富集”但产业“弱链”的瓶颈,推动核桃产业从传统种植向“三产融合”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破解瓶颈,“园中园”集聚发展新动能。凤庆县核桃品质优良、产量丰富,但如何将原料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是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难题。凤庆县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用活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引入上海等地先进的技术和市场理念,在凤庆县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核桃(坚果)专业“园中园”,通过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全链条,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跃升。
三链协同,激活产业内生动力。一方面做强生产链,保障优质供给。由凤庆顺宁坚果公司牵头,联合临沧、保山、大理、楚雄、普洱5州(市)6户企业组建核桃水洗果联盟,统一加工标准。2018年至今,引入上海对口支援帮扶资金2646万元,专项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原料供给端的保障供给,在全县13个乡(镇)189个行政村建设核桃水洗果加工站150个,培育核桃专业合作社426个,累计完成绿色有机基地认证119万亩,建成病虫鼠害绿色防控标准化示范基地100万亩,有效解决供给端的原料规模和生产标准问题,实现一个加工站覆盖1万亩左右的核桃基地,核桃标准化加工率达95%以上,让原料供给既“有量”更“有质”。另一方面延伸加工链,提升产品价值。按照核桃全材利用理念,策划包装了核桃全生命周期7个环节40个发展项目,根据原料规模和项目成熟度确定上马时序,政府精准招商,吸引25家加工企业集聚发展。企业错位发展,现培育核桃加工企业25户,有生产线45条,开发出核桃油、休闲食品等24个系列89款产品,实现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制造、全材利用的跨越,产业价值显著提升。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出口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按照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的目标,着力补链重点项目建设,分原料聚集型、拉动型、配套型、保障型4个类别,健全产业链条。建成核桃初加工标准化成套设备制造、园区标准厂房、冷链仓储物流暨托管交易中心、核桃基配油生产加工项目,正在建设核桃原料散货交易暨智能化分拣中心。此外,做活市场链,打响凤庆品牌。积极“走出去”,先后与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等企业合作“借船出海”。并引入农业互联网公司,建立SAC核桃云,搭建基地、原料、加工、产品、市场、配送、消费者一体化的S2B2C/F2B2C商业平台。培育“临沧核家欢”礼包及“紫江核桃油”等20多个自主品牌,线上线下齐发力,让凤庆县核桃畅销全国,远销海外。
富民兴县,“圆满园”结出增收硕果。“园中园”模式不仅让核桃产业实现增值,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通过园中产、园中变、园外销的核桃产业发展模式,将农产品变成商品,把核桃做成助力乡村振兴最大特色优势产业,县内核桃青皮果、水洗果、核桃仁均价分别比县外市场高0.2元、1元和1.5元,果农户均收入从2018年的1万元增加到1.4万元。同时,产业园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供应端增收”与“就业端稳岗”的双赢,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杨永平 史丽琼 杨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