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3538公里!临翔农村公路夯实振兴底座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09:32:00  来源: 云南网-今日临沧

原标题: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 | 3538公里!临翔农村公路夯实振兴底座

道路通,百业兴。在临翔区,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将美丽乡村紧密串联,农产品借此走出乡村,游客寻路纷至沓来。承载着双向流动的农村公路,正源源不断地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阳光洒在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新铺的沥青路上,村民李学丰正准备将新制成的茶叶运往城区。

“原来的路坑坑洼洼的,颠簸比较大,茶叶运输到城区需要一两个小时,茶叶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李学丰说,“林勐线修建好以后,连接临清高速,现在只要二三十分钟就到了,时间和损耗都降低了,收入也就更高了。”

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与“冰岛茶”之乡——双江县勐库镇山水相连,是一个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村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古树茶资源丰富。而林勐线,这条全长36.79公里的县道,是连接临翔城区、南美乡并通往双江县勐库镇的重要通道。多年来,由于重型车辆频繁通行及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给周边村庄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

转机发生在2022年,临翔区启动了林勐线从四级公路升级改造为三级公路的“四改三”工程。历经两年建设,2024年6月,林勐线正式投入使用。

改造升级后的林勐公路焕然一新。路面宽阔平整,交通标志、标线清晰明了,防护栏等安全设施完备。李学丰开着小货车在路上开心地说:“现在这条路不仅好看,更好用,对我们出行方便,对产业发展也有更大的帮助。”

畅通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成为了盘活当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道路的建成,给我们基层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外面的东西以前很难拉进来,我们的东西也拉不出去。”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明说,“道路建成后,老百姓的东西拉出去的成本降低了,外面的东西拉进来成本也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也就慢慢地提高了。”

除了茶产业,道路的改善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沿着林勐线,商户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坡脚村百货店店主刘波感受颇深:“路修好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去进货很方便,安全系数也很高,这条路还很漂亮,让人心情舒畅。”

在临翔区,越来越多的“四好农村路”将农民、农业、农村紧密连接,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幸福路。“十四五”以来,临翔区建设乡镇通三级公路共实施6条11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72.288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432.562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371.799公里,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3538公里。如今的临翔,村村通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92%。

从区到乡、乡到村、村到组、组到户,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大批富民产业、美丽村庄、乡村企业因路而建、因路而兴。

黑色绸带般的沥青公路上,一辆辆载满农产品的货车正平稳驶向城区。曾经坑洼不平的“糟心路”,如今已成为带动产业发展、连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道路的变迁,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更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越发坚实有力。(易思敏 何廷耀 杨学勇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