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玉米丰收架起“黄金走廊” 无人机开启科技助农新篇章
金秋时节
大地一片金黄
又到了永德玉米丰收的季节
在玉米采收中
无人机为这个丰收季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科技色彩
开启科技助农新篇章

阳光下,成片的玉米秆昂首挺立,饱满的玉米棒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农户们穿梭其间,有的在地里掰着玉米,有的将掰好的玉米搬运上车,这就是往年玉米丰收的景象。以往每到丰收季,农户们都要面临繁重的体力劳动,搬运玉米全靠人工,农户们需要将一袋袋玉米从地里扛到路边,再装车运往晾晒场地或仓库,一趟趟下来,他们总是汗流浃背。而且人工搬运效率低,耗费时间长,遇上天气不好,还得担心玉米受潮霉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成为农户们的得力助手,大大改变了这一局面。

“手抬肩扛费时又费力,效率也低。今天请无人机机手来帮我们吊运,感觉还是好的,综合下来还是无人机效率更高。因为路程远,用人工的话天气不一定好,有时候玉米会烂在地里。”德党镇勐汞村村民李桂潮说。

在采收现场,无人机机手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娴熟而精准。只见无人机轻盈地飞起,精准地降落在指定的玉米堆上方,在空中短暂调整姿态后,将一袋袋玉米吊运起来,在空中平稳移动,朝着指定地点飞去,将玉米准确地放置到运输车辆上。在无人机的助力下,一袋袋玉米迅速完成了从田间到车上的“旅程”。这一过程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以往需要十几个人忙碌一整天才能完成的搬运工作,如今在无人机的帮助下,短短几个小时就能轻松搞定。这不仅让农户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巨大便利与改变。

“今天来到勐汞这里帮他们吊运玉米,距离有400多米,一天一台无人机能吊200袋左右,如果用人工来挑的话可能要20个人左右才会完成,所以我们这个无人机在农业这方面用途很大,省工、省力、省钱。”无人机机手李太华介绍。

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让这个丰收季格外精彩。无人机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凭借精准的操作和高效的运输能力,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正逐渐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断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一直都在用无人机打甘蔗的杀草药、杀虫药,还有就是吊运一些芒果、坚果,我们的群众也越来越接受无人机,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人机机手李太华说。(记者 邓红梅 通讯员 李永江 李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