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畅通组织链 建优资源链 强化技能链 延伸产业链 耿马县打开群众就业增收“薪”大门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通过畅通组织链、建优资源链、强化技能链、延伸产业链,打开群众就业增收“薪”大门。截至9月,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88317人。
畅通“组织链”,就业引力“由小变大”。通过构建“县级零工市场+乡镇零工驿站+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站+企业+网格”五级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意愿和用工需求摸排,摸清13.9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实名数据库,及时掌握务工意向、技能特长、岗位需求等信息。针对企业“用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的供需矛盾,今年以来,耿马县人社部门联合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29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发布招工信息600余次,输送务工人员400余人。
建优“资源链”,沉睡资源“由睡变活”。今年以来,聚焦群众“挣钱、顾家”两难问题,精准“招小商”,盘活老旧厂房等闲置资源11处,建立“家门口的务工车间”22个,带动1244人就近就业。
强化“技能链”,就业渠道“由窄变宽”。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培训意愿,开展“技能耿马”行动,采取重点产业配单、用工企业下单、职工群众点单、职能部门亮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统一买单的“六单”方式,狠抓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类培训55场次2596人次。
延伸“产业链”,增收实效“由弱变强”。立足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激活就业潜力,大力发展“糖、茶、果、菜、牛、胶”等“6+N”优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达289万亩。通过延伸产业链,在产业种植、采摘、分拣、包装、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产业兴、就业稳”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特色产业带动6.5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群众在产业链延伸中切实享受到增收红利。(陈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