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机杼声声织锦绣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09:11:00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原标题:机杼声声织锦绣

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蚌村,“党建红”正为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这一古老非遗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千蚌村依托双江忙品拉祜族工艺品加工销售开发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为引领,搭建非遗传承平台,不仅让千年纺织技艺“活”起来,更让村民的日子“火”起来。

“以前担心这门手艺没人学,现在有了党组织搭台,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来学,我这心里踏实多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罗金花,手指翻飞间将彩色丝线织成精美的图案,话语里满是欣慰。作为加工厂的技术负责人,罗金花在村党组织的邀请下,主动担任技艺导师,把自己钻研数十年的裁剪、刺绣、织布技艺倾囊相授。从选料到配色,从传统纹样的寓意到现代审美的融合,她手把手带徒,累计培训村民超200人次,让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的“根”扎得更稳。在她的带领下,加工厂已培养出一支由30余名拉祜族妇女组成的技艺传承队伍,生产出的传统服饰、挎包等手工艺品销往普洱、昆明等地。

“在千蚌村加工厂的交流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新村社区的张文华,是党建引领非遗传承的直接受益者。在与罗金花的交流学习和村党组织的扶持下,张文华迅速成长为技术能手,不仅掌握了全套制作技艺,还学到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如今,他已在新村社区创办了自己的服饰加工厂,吸纳和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如今的千蚌村,机器声与织布声交织,拉祜族服饰加工厂不仅成了非遗传承的“孵化器”,更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坊”,用一针一线编织出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魏秋玲)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