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立足资源优势 创新利益联结 云县因地制宜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09:20:00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原标题:立足资源优势 创新利益联结 云县因地制宜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近年来,云县因地制宜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县、乡、村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依托沪滇协作等平台持续赋能、富民产业特色品牌不断涌现、富民产业富民效应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绿色基础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科技数商赋能显著。

构建县、乡、村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产业发展工作格局。发挥云县山地黑肉鸡农户参与率高的优势,以县域特色产业创建为抓手,通过强龙头、建机制、育人才、创品牌、拓市场,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品牌。聚焦糖、茶、烟、咖、菜、果、药、畜等高原特色产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塑造乡镇特色产业地标。

依托沪滇协作等平台,为县域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云县晓街乡老棚村的产业发展从沪滇协作果蔬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到建成“云县晓街乡老棚村集体经济运营中心”,老棚村香蕉种植端深化联农带农,销售端线上线下齐发力,辐射带动老棚村香橼、香芋、紫姜等特色小众产业发展,形成多业并举的良好态势。在沪滇协作项目帮扶下,云县爱华镇小忙兔村林下中药材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年带动户均增收9500元,带动就业岗位100余个。

富民产业特色品牌不断涌现。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地理标志产品与区域公用品牌协同发展格局。“云县滇龙胆”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云县区域性公共品牌,全县龙胆草种植面积约15万亩,总产值突破2亿元,年产量占全国产量80%以上。注册“云县山地黑肉鸡”地理标志商标,并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拓展了传统特色产品影响力。

富民产业富民效应持续释放。深化实化联农带农机制,探索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农增收的方法举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县共有813个企业、375个合作社与脱贫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其中181个合作社与49个企业建立“双绑”联结机制。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云县立足各乡(镇)、村的实际,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探索推行“党建+村集体经济+产业+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等多种模式,发挥“双绑双带”作用,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增收,产业发展惠农富民。

乡村振兴绿色基础不断夯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群众开条子、乡村打底子、部门铺面子”的“三子模式”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并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绿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打通生态与产业发展的“绿色通道”。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乡村旅居、城镇旅居等八大业态,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让“等你千年、康养一生”成为云县乡村旅游独有标识。

乡村振兴科技数商赋能显著。加强校地企协同合作,依托云南农业大学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建立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杨亮宇工作站,成立云县山地黑肉鸡养殖协会,研究制定《云县山地鸡产品标准》《云县山地鸡养殖及饲料标准》2项技术标准,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95万人次,为全县山地鸡产业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在临沧坚果、水稻、烤烟、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病虫害防治领域广泛应用无人机技术且成效显著。积极探索县域富民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县长直播带货”等活动,引导电商企业、山地鸡养殖加工企业以及广大“新农人”拓展电商销售新业态。今年上半年,云县举办电商促销直播活动1549场次,助销茶叶、生鲜水果等农特产品1276余万元。在电商直播的强劲拉动下,全县网络零售额达1.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销额0.92亿元。(谢威风)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