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00多亩田地无恙!沧源成功完成防汛应急抢险
8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防指防汛会议精神及气象部门发布“8月22日夜间至24日将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的天气信息提示,沧源佤族自治县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抢险行动。
精准研判周密部署,夯实演练基础
接到气象部门的强降雨预警后,沧源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结合“7·26”受灾复盘经验,立即组织会商研判,运用“1262”预警机制,精准分析雨情水情发展趋势,突出勐董河、南北小河、勐来河等重点流域和薄弱环节,迅速制定并完善《2025年沧源佤族自治县防汛应急抢险方案》。方案明确了以堆码防洪袋、加固修复河堤、疏通排水涵洞为核心的三项抢险任务,科学划定了勐董河、南北小河、勐来河下游等关键区域。各单位闻令而动,高效完成了物资清点、设备调试、路线勘查、人员编组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应急抢险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靠前指挥高效协同,构建三级联动体系
应急抢险行动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专业处置的原则,构建了“指挥部统一指挥领导、部门通力协作、群众全面参与”的群防群治机制,形成了“军事力量冲锋在前、专业技术队伍支撑保障、基层干部群众协同参与”的立体化抢险作战格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督战指导应急抢险行动,各级指挥员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既高效调度资源,又深入一线参与抢险,充分体现了责任担当和引领作用。
军民融合合力攻坚,实战锤炼应急能力
本次河堤应急抢险行动共调集水务、应急、公安、人武、医疗、旅投公司及沿线乡(镇)等22家单位300余名抢险人员参与,出动各类抢险车辆、机械12辆,防洪袋1万只,填筑料300方。抢险现场,县水务局全程发挥专业骨干作用,派出15名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河堤加固角度测量、防洪袋阶梯式堆叠方法、涵洞疏通技巧等关键环节,确保每处防护措施科学规范,45人参与作业,采用人力传递方式快速堆码防洪袋,构筑堤防子堰,确保抢险作业科学高效,用专业能力和实战行动为抢险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支撑。整个过程指令畅通、响应迅速、配合密切、处置得当,充分展现了沧源县党政军警民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
总结实战经验,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此次应急抢险行动,对县域内5条重点河流约1.6公里河段进行清淤疏浚、7个点位进行除险加固,有效保护田地1000余亩,通过实战夯实防汛基础,为应对强降雨筑牢“安全防线”。本次行动不仅是对全县防汛应急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应急指挥体系、部门联动机制、抢险队伍实战能力的一次有效锤炼。
接下来,沧源县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等全链条防汛应急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汛坚固屏障,为沧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通讯员 周仕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