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临沧:因绿而美 由绿生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09:37:00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原标题:临沧:因绿而美 由绿生金

初秋,沧源佤族自治县小黑江畔,玉米摇曳,芦苇丛生,坚果成林。这幅生态画卷背后,是临沧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通过近一年的综合治理,让这条曾因13万立方米砂石堆积、830亩河床裸露而“伤痕累累”的河流重焕生机。

一年前的小黑江河岸,采砂机械日夜轰鸣,将蜿蜒的河道切割得支离破碎。砂石无序堆积,裸露地块如同大地的伤疤。无序采砂不仅破坏河道自然形态,更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沿岸村民守着奔流的江水,每亩土地租金却仅有600余元,远低于正常农地收益。

面对困局,2024年10月,市委、市政府启动小黑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一场覆盖耿马、沧源、双江3县的流域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

拆除侵占河道建筑92平方米,清理19个违规采砂场,清运囤积砂石13万立方米;采用“截-蓄-排”三位一体治理方案,修复沟渠120米,建设挡水墙、沉沙池等设施进行生态缝合;安装30个语音提示杆,将生态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全民护江”的浓厚氛围……一系列举措让小黑江浊流变清波,荒滩复绿荫,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为小黑江流域绿色发展筑牢根基。

沧源县岩帅镇公曼村永得省村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流转租金从每亩600元增加到1500元,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过去依赖传统种植,如今依托特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已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村民赵依青在基地务工年增收约6000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1200元的稳定租金收入。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崩弄村通过“企业供苗+订单种植”模式,带动农户种植临沧坚果120余亩;四排山乡创新推行“坚果+咖啡”套种模式,规模化种植4000亩,有效实现了水土保持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幸福靠山,临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还在持续探索实践。

永德县荒坡上崛起“蓝色海洋”,数十万块光伏板组成的农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超4.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板下空间种植蜜薯、中药材、茶叶,让曾经的荒山秃岭变身“绿色银行”。德党湖水库5317万立方米碧水滋养着下游9万余亩农田。库区周边设立的香水月季科研小院,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耿马县芒蚌自然村打造“五美”村庄,村民在森林康养区经营餐饮,平均每月每户收入达3.2万元。

云县漫湾镇昔宜村,依托地处江岸的优势,开展澜沧江畔流域综合整治,让澜沧江秀水长清。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

……

从大雪山的光伏板到德党湖的生态旅游,从芒蚌的“五美”村庄、漫湾镇昔宜村的乡村旅游到小黑江的绿色经济带,临沧用实践证明:当生态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当绿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绿水青山就能真正转化为跨越发展的金山银山。(杨丹)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