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社客户端】临沧镇康:43万亩坚果树下的“富民强县”振兴答卷
8月23日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报道
《临沧镇康:43万亩坚果树下
的“富民强县”振兴答卷》
关注镇康县探索实施“三个三”做法
让合作社、果农
共享产业链增值效益
↓↓↓
临沧镇康:43万亩坚果树下的“富民强县”振兴答卷
近日,在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检验今年的临沧坚果“虫果”占比。他们到社员的各个果园进行样品采摘,水煮鲜果后取出果仁逐粒查看甄别。
“虫果率是影响青果价格的关键,我们要检验下‘提质增效’后社员的果子品质,既给企业交代,又总结改进空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东权表示,目前检测的虫果率远低于规定标准,结果理想。
近年来,镇康县坚持科技赋能,精准落实“营养补充、落头开心、果园放蜂、品种改良、病虫鼠害防治、水分管理”六项关键核心技术,助推坚果产业提质增效。“虫果率”不断下降,坚果品质与产量有所提升。“今年雨量充沛,合作社产量预估比2024年增长20%-30%。”王东权说。
2024年,镇康县临沧坚果投产36万亩,农业产值6.4亿元,工业产值7.46亿元;2025年预测产量8.87万吨。
通过逐年比对分析,镇康县的坚果大部分在白露时节才能够成熟饱满,为保证果品质量,统一采摘时间,镇康还将每年的白露节令定为坚果“开采节”,节前落实“严禁采摘”“严禁运输”“严禁收购”3个严禁。
在做优坚果产业基地端的同时,镇康不断聚焦延链强链,发展精深加工。采取政策帮扶、人才培育、技术引进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快建设坚果初深加工生产线,实现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目前已建成坚果加工厂3座,初加工能力达9万吨/年,精深加工能力达2.18万吨/年。
在一家坚果加工厂内,工人们正检修调试设备、清洗传送带、清理排污排水沟渠,做着开工前的最后准备。据介绍,目前,该公司研发的五个系列精深加工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田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多元,2024年达21000多元。”王东权说。
这背后是镇康县探索实施“三个统一定质”“三个步骤定价”“三方共赢定效”的“三个三”做法:以村党支部为引领,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临沧坚果专业合作社14个,社员达1.5万户。推行“464”企业利润返补和果农二次分红机制,让合作社、果农共享产业链增值效益。
白露将至,在镇康县的山野间,43万亩坚果树织就的绿色天幕下,圆润饱满的青果如翡翠般缀满枝头,静待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