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凤庆:“公建民营”让敬老院变身星级“银发乐园”
近年来,凤庆县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养老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公益属性和市场活力融合,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丰富服务供给内容,优化养老环境,走出一条“公益与市场互促、质量与效率兼得”的养老事业特色发展路径,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愿景成为现实。
在凤庆县中心敬老院,栽满绿植、开满鲜花的院子里温馨舒适,闲暇时间,老人们在这里晒太阳聊天、玩游戏,满满家的感觉。医务室、老年人活动室、能力评估室、手工室等配套齐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手工室里,老人们三五个围在桌边,拿起手工折纸和扭扭棒,自己动手制作出一朵朵漂亮的花朵。
养老院老人殷成才:“来这里天天就是玩,天天打扑克牌、下象棋、散散步、讲讲白话、折折花、玩玩皮球这些,相当丰富。”
谈及住进养老院前后的生活变化,74岁的李正学大爷连连称赞。
养老院老人李正学:“在家什么都要做,在这里现成吃,广播一响就去吃饭,多好在,一开始走在一起,一个看一个不熟悉,最后变成一个大家庭,多和睦,疼病一说,他们就照顾你、带你去医院。”
凤庆县采用“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养老机构资产委托给百托养老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开展集中养老服务,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运作,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新活力”。
百托公司凤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有平:“我们主要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着力,和职业院校建立专业人才就业机制,创建实习教育基地,吸纳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90余人。”
为了让入住老人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养老院护理员扮演着子女的角色,为他们洗脸洗脚、剃头发、刮胡子、剪指甲等,跟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贴心周到服务。
凤庆县中心敬老院副院长李生美:“早上一起床,工作人员有的量血压、有的照护他们洗漱,躺床卧枕的这些老人,每早上衣服裤子、床单、纸尿裤这些都要换洗,然后照护他们做一下简单的晨练,练练手、练练脚,早餐过后又教他们做做康复运动。”
护理员罗亚凤:“我们24小时都有人值班,夜班是2个小时查一次夜,每晚上基本查4次,重症病人一直有人在陪护。”
专业的照护、规律的作息、营养的膳食、丰富的活动、结交新朋友,分享人生经验,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是养老模式创新发展的核心方向。86岁的林少卿奶奶从广州潮汕来,走进养老院这个大家庭,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养老院老人林少卿:“我是广州潮汕人,来这里气候、条件、人都很好,我这过得还是很舒服的,服务得很好,我是很满意的。”
住在养老院大多是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77岁的梁秀兰奶奶便是其中之一,她卧病在床多年,在这里不仅得到了生活上24小时的悉心照料,更充实了精神生活。
养老院老人梁秀兰:“他们对我很好,特别关心,就像在家里一样,一点不嫌弃我们这些老人,把我们当做父母亲一样对待。”
养老院老人家属杨爱民:“平常不有时间照顾老人,听说有百托养老我们就送到百托养老,他们照顾得相当细心又很周到,我也觉得相当暖心,关心这些老人我觉得相当满意。”
为了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百托公司对养老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住宿房间门口悬挂如“万柿如意、无柚无虑”等标牌帮助老人减少空间迷失感,通过开展手工、做手指操等活动,刺激老人的大脑功能,延缓认知衰退,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凤庆县民政局副局长豆立云:“截至目前,凤庆县建成县级失能照护机构1个,城市养老机构2个,乡镇敬老院12个,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37个,总床位达1750张,全县通过公建民营和委托管理方式投入使用养老机构8所,集中供养老年人260人。下一步,将重点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等方面下功夫,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邓红梅 李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