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域禁止坚果“抢青” 永德全力守护产业发展命脉
盛夏时节,坚果缀满枝头。永德县正全力打响一场坚果品质“保卫战”,通过多渠道宣传、多举措管控,坚决遏制“抢青”行为,为坚果自然成熟筑牢防护屏障,以守护优质品质为抓手,全力助推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大雪山乡帮控山万亩坚果示范基地,枝头挂满了圆润饱满的坚果,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大雪山乡政府工作人员在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向农户讲解“抢青”危害,动员他们遵守白露节后开采规定,共护坚果品质。在崇岗乡大红山万亩坚果种植基地,禁止“抢青”宣传工作同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泛宣传使全县坚果种植户深刻认识到“抢青”危害,为坚果自然成熟筑起坚实防线。
“我们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我比较赞成政府的这种做法。”大雪山乡勐旨村坚果种植户陈志岗说。
坚果“抢青”售卖危害巨大,未成熟的坚果营养积累不足,口感干涩、风味缺失,且果仁饱满度差、出仁率低,直接降低产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抢青的劣质坚果一旦流入市场,将引发消费者对产地坚果品质的广泛质疑,长此以往,势必损害区域品牌形象,制约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此外,提前采摘还会严重干扰坚果的自然生长周期,导致后续产量下降,进而削弱产业的持续盈利能力。针对县域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坚果生长特性,永德县科学地将白露节设定为区分“抢青”坚果与自然成熟坚果的界线,明确规定白露节后县域坚果方可采摘上市。
“我认为政府做得非常好,是为我们老百姓考虑,白露节之后开采,坚果才足够成熟。”大雪山乡勐旨村坚果种植户罗正相说。
为全面遏制“抢青”,永德县多举措发力。一方面,在广泛宣传基础上,与加工企业协定白露节后才启动收购,从种植到收购端构建全链条防护屏障;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终价收购机制,企业在收购季按市场最高行情或自定最高价与农户结算,避免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消除“抢青”滋生的土壤。该机制以“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破除利益壁垒,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在各方间的良性循环,稳定原料价格与供给,最终达成“质”“量”双丰收。
崇岗乡副乡长杨春波介绍,2025年崇岗乡与永继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宣传引导果农在“白露”后采摘,试验“终价结算机制”。企业按照市场行情预购,收购期结束后根据当年均价进行补差,有效实现企业与果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助力实现坚果“质”和“量”的双向突破。
从1996年404株澳洲坚果苗在永德县红旗山试种成功起步,到如今全县种植面积拓展至6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4.71亿元,坚果产业已成为永德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面禁止“抢青”行动的持续开展,从源头上筑牢坚果品质防线,不仅进一步提升永德坚果的品牌形象,还推动坚果产业由“规模增长”阶段迈向“质效提升”的新阶段,让这颗“致富果”真正成为驱动果农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祁学军 李忠林 刘崇高 李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