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筑牢安全防线应对复杂形势
7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以来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今年,云南水旱灾害呈现“旱涝急转、灾情多发”的特点,面对严峻形势,全省水利系统通过系列举措实现灾情险情总体平稳,无水库垮坝、无堤防决口,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今年以来,云南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年初遭遇较严重干旱,旱情最严重时影响25.04万人供水。5月23日入汛后发生旱涝急转,全省经历12轮较强降雨,呈现三大特点:降雨总量与强度显著偏高,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8.3%,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往年偏多44.4%;洪水涨势猛且超警河流多,43条河流的44个水文站(位)出现54站次超警洪水,其中10次超保证水位,8个水文站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洪涝灾害涉及范围广、灾情重,16个州(市)的112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81.89万人,水利工程损失达4.9亿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昭通市永善县等多地接连受灾。
面对挑战,全省水利系统多措并举筑牢防御防线。在抗旱保供水方面,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推进“地下找水、天上要水”等5项抗旱行动,启用和新建各类应急供水工程,累计解决49.17万人及13.31万头大牲畜饮水问题,保障91.4万公顷农田灌溉。
汛期防御中,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5月以来,组织21次会商调度,启动多次应急响应,叫应调度各级水利部门3303次,派出2009人次专家组指导防汛。同时,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整合12046个雨量站信息,延长洪水预见期;落实山洪灾害防御“五个关键环节”,发布预警4009次、短信17.12万条,为群众转移争取时间。此外,通过落实水库堤防“三个责任人”、强化汛限水位监管、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并创新应急处置机制,高效应对突发灾害,如成功保障怒江州5·31洪涝灾害中近4000人安全转移。
当前,云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序有效,全省水利系统将持续强化“测、防、报”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王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