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耿马: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通过强组织、兴产业、聚人心、固边防,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奋力书写新时代边疆党建新篇章。
大水井村航拍图
强组织美边关,建设好美丽家园
耿马县孟定镇大水井村是个边境村。走进村寨,道路宽阔整洁。3D立体大型主题壁画尤为引人注目,房前屋后各色鲜花竞相绽放……
2022年,在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一名第一驻村书记驻村、一个机关单位结村的“四个一”措施帮扶带动下,大水井村从“软散”中奋起。在绿美乡村建设之初,需要拆墙透绿,“每家让一米,党员率先示范”。最先拆除的,是一家三代都是党员的李老铁家的围墙。
大水井村一角
路拓宽了,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开门见花、弯腰摘菜、伸手摘果”的诗意生活成为现实。大水井村的蝶变,生动诠释了美边、固边、稳边、兴边的“组织秘密”。目前,耿马推动7个抵边村(社区)党的组织全面覆盖,77个抵边村民小组党员“空白”全面消除。
经过几年的发展,耿马县各乡村党组织牵头建设了313个乡村振兴项目和227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建成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7个、干净整洁型村庄2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6个、美丽村庄14个、省市绿美村庄145个,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民族团结一家亲
兴产业稳边疆,维护好民族团结
贺派乡泽安新村是耿马县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城镇化集中安置点,村内傣、佤、彝等8个民族和谐共处。
“从交通不便的冷寒山区搬到坝子,挣钱的路子更多,腰包越来越鼓。”泽安新村党支部书记吴玉兰介绍,泽安新村紧邻四方公司石斛产业基地,群众除到基地务工外,还可在家加工石斛枫斗,实现居家就业,年人均增收3.5万元。
泽安新村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其所处的贺派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耿马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泽安新村是耿马以节为媒,唱响民族团结“幸福歌”的缩影。这一快乐的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今年泼水节期间,村里游客多达1.2万人。
耿马泼水节
近年来,耿马县充分发挥自身民族文化深厚、旅游资源多样的优势,构建“一核两翼”旅居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节庆经济和旅居产业,南汀画院、芒见、芒团等旅居产业示范点火爆出圈。今年一季度,耿马县接待游客134.4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3.7亿元。
甘蔗渣可降解餐具生产车间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清水河口岸进出口货运量45.8万吨、贸易额达9.1亿元。目前,耿马形成了“糖、酒、纸、饲、肥、新材料”6大类34个产品的蔗糖全产业链模式,蔗糖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蔗糖产量、产值连续9年居云南省第一,做到“一根甘蔗吃干用尽”。
清水河口岸
“耿马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让边疆各族群众更加幸福安康。”耿马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22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225元,全县9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587.99万元。
聚众力固边防,守护好神圣国土
在47.35公里的边境线上,24名界务员用双脚每天丈量着这片神圣国土,27个抵边联防所200名战士用坚守践行着初心使命,4330户21265人边民汇聚成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磅礴力量。
“守好祖国的边境,就是守好我们自己的家,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耿马县人民法院一级警长、尖坪村125小雀梨子树二级边境联防所所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国荣守边已经4年多。
在建设边疆党建长廊“守护好神圣国土”工作中,耿马县按照“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在27个抵边联防所全覆盖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组织+联防所长+网格长+段长”模式为引领,27名党员干部“一肩挑”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联防所长,不断落实“市、县、乡、村、组”五级段长挂段包片工作机制,筑牢强边固防钢铁长城。
67岁的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界务员罗光柱与家人世代生活在山头寨村,40年间,他与同村的其他界务员一起守护141号至145号的10个界碑。
“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界碑,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界碑?小时候,父亲经常和我们说这些。”罗光柱27岁就跟随家乡老一辈界务员开始巡护国界,放眼漫长的边境线,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与银色的钢铁长城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陈会平 陈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