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手机变“新农具”,旅居青年让深山土货出圈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1日 10:20:00  来源: 云南网

  “95后”旅居青年找到心灵栖息地,“素人村民”变身网络主播,“自然村长”化身“带货王”,在临沧市凤庆县洛党镇白云村的助农网络直播间里,一群“新农人”正用手机架起深山与外界联通的桥梁。

  “90块钱一公斤,直接上车。”镜头前,正在领着村民在直播间里卖茶的是主播付小开,这位来自西安的网络主播,三年前因一次“采风”与白云村结缘,秀美的茶园、幽静的村庄、淳朴的村民,让他决定留下来。

  “这个地方让我感觉心灵放松,状态也越来越好,来到这个地方就不想走了。”付小开说,每次直播他都会与村民一起坐在镜头前,以最真挚的情感推介白云村,以最朴实的话语讲解各类茶叶的特点,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让“流量”转化为“销量”。

  “春节前夕,我们联合开展了线上直播带货活动,仅一个多月就成功售出300多公斤茶叶。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还帮助我们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热销。”李国禹介绍道。

  同样是做直播的“茶山大乖家”主理人马大乖,家里一直都在做茶,本着对滇红茶的喜爱,便深入凤庆滇红茶原产地进行实地考察,偶然结识了在白云村旅拍直播的付小开,志同道合的两人一拍即合就注册了“茶山大乖家@白云助农号”,从此在白云村开启了一段由“旅客”变“居客”的直播助农生活。

  马大乖颇有感慨地说:“我想用这种方式把当地的这些好的茶、好的风土人情、好的山、好的水,通过我们的直播手机,让大家看到、认可到,也帮助我们村民改变他们的一些生活。”

  在直播助农模式的带动下,白云村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销售向电商销售的“蜕变”。

  “第一次面对镜头推销自家茶叶时,我紧张得心跳加速,连话都说不利索。”白云村茶农毕秀香回忆道。在专业主播团队的耐心指导下,村民们不仅掌握了直播技巧,还获得了稳定的收入保障。“每小时10元的直播补贴,三场下来能赚90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茶叶走出了大山。”毕秀香说,这既是实实在在的劳务报酬,又是打开销路的宝贵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像毕秀香一样在直播卖茶的茶农,能够流利地与茶友聊茶山故事。不仅能快速把自家茶叶销售出去,还会得到每天三场直播带来的劳务福利。

  洛党镇了解了白云村直播情况后,发挥组织优势,进一步整合全镇资源,在全镇20个村甄选出优质农特产品,并发动驻村第一书记和自然村长跨村组成“电商攻坚小组”带货入网,携手“大乖直播”直播团队共建助农“云端驿站”,为农产品打开销路。

  洛党镇白云村驻村第一书记、自然村长王乙涵多次现身直播间,她说:“通过助农直播,不仅带动群众增收,更多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转变我们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自然村长应该努力去实现、去做的一件事情。”

  据统计,“茶山大乖家@白云助农号”在白云村直播以来,帮助村民销售茶叶4.3吨,实现销售收入93万余元,带动30户闲置劳动力参与助农直播增加收入。

  “白云是个好地方啊,有山有水有茶山,白云人民欢迎您……”每场直播临近尾声,村民们都会满怀热情地唱起这首自编的山歌,质朴的歌声里饱含着对八方来客的诚挚邀约。茶香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飘向远方,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杨永平 罗恒春

责任编辑:杨吉娟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