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穿越百万年的茶香密码——古生态研究专家苏涛谈临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09:38:48  来源: 云南网-今日临沧

  原标题:穿越百万年的茶香密码——古生态研究专家苏涛谈临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冰岛老寨的千年古茶树前,成都理工大学古生态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苏涛教授难掩兴奋之情。“今天的冰岛之行给我带来很大惊喜。”因为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十一届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临沧召开,这位长期从事植物多样性演化研究的学者第一次来到了冰岛茶山。他坦言,“虽然之前对临沧茶有所耳闻,但实地考察后,这里的古茶树资源之丰富仍远超想象。”

  百万年演化的自然馈赠

  作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养的植物学博士,苏涛教授的研究视野横跨百万年时间尺度。“从专业角度看,茶树作为一个物种,其形成过程与环境响应机制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苏教授解释道:“我们通过地质学证据发现,云南特有的干湿交替气候塑造了茶树独特的适应性。这种历经千万年演化形成的特质,正是临沧古茶树能够存活至今的‘基因密码’。”

  站在一株树龄逾百年的古茶树前,苏教授轻抚斑驳的树干:“这些‘活化石’不仅是珍贵的种质资源,更是研究植物响应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我们团队正在通过地质记录与现代生态实验相结合,模拟极端气候对茶树的影响,为茶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面对临沧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苏涛教授提出了“科技+”的转型路径。“实现标准化生产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他指着远处连绵的茶园说:“临沧已经实现了种植规模化,下一步要建立从生产到营销的全流程标准体系,让‘临沧茶’成为品质保证的区域品牌。”

  谈及具体措施,苏教授特别强调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监测发酵环境的温湿度,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工艺,这都是‘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农业中的生动实践。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建立古茶树DNA图谱,为优质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茶文旅融合的新机遇

  在临沧考察期间,苏涛教授对临沧当地发展的茶文化研学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临沧完全有条件建设世界级的茶文化博物馆。这不是简单的陈列场所,而应该是融合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科研交流的立体平台。”

  他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古植物学研究成果,展示茶树从野生到驯化的百万年演化历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穿越’到远古时期的西南植物群落。这种深度的文化挖掘,能够显著提升临沧茶的文化附加值。”

  守护穿越时空的茶香

  采访的最后,苏涛教授站在暮色中的茶山上深情说道:“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百万年的自然密码和千年的文化记忆。临沧茶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好现代科技这把‘金钥匙’,让这片神奇树叶的故事永远流传。”

  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古茶园,这位科学家的话语中充满期待:“当最古老的茶树遇见最前沿的科技,必将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这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