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永德县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09:38:48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原标题:从“看天吃饭”到“数智决策”的转身 永德县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在永德县乡村的广袤田野上,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展开。曾经依赖经验与自然条件的“看天吃饭”模式,正被精准高效的“数智决策”体系取代,高原特色农业焕发出崭新活力。

走进小勐统片区饲草种植基地,智慧监测站如同田间“数字哨兵”,24小时采集土壤温湿度、气象数据及病虫害信息等。云端系统根据上传数据,自动生成施肥和灌溉方案,实现青贮玉米等饲草作物的科学管护。收储环节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对饲草水分含量、营养成分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有效降低综合运营成本。通过实施智慧化饲草收储系统建设,永德县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形成集饲草种植、收储加工、循环利用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我们通过‘1个收储中心+4个收储厂+N个流动收储点’的网格化布局,配套数万亩智慧种植基地,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三级服务体系。”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中心负责人蒋增介绍,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装备的融合应用,系统性破解了传统产业成本高、效率低、标准化不足等问题,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在益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翟国杨轻点鼠标,智慧养殖系统的实时数据跃然于眼前:动物疫病上传、在线诊断、药品配送、饲料采购、产品追溯等功能模块有序运转,形成从出生到出栏的完整数据链。智慧养殖系统可实时监测养殖对象健康状态并精准调控饲料配比,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生产信息。

“每头生猪的疫苗接种、用药记录等会自动生成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到相关信息。”翟国杨表示,系统运行一年来,合作社生猪存活率提升了8%,人工成本降低了30%。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经验养殖”到“数字化管理”,永德县用科技赋能重构农业生产方式。当智能传感器扎根沃土,当数据流贯通产业链条,永德县传统农业正转化为可计量、可管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让高原特色农业焕发新生,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李忠林)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