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汇智红花田 共筑产业梦”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在临沧市班卡乡红花种植示范基地举行。政企农三方联动,共话科技赋能,为打造永德红花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万亩红花田里一片火红。
活动现场,30余名党员干部、农技专家、企业代表和种植户齐聚田间,观摩红花种植技术演示。伴随着植保无人机的轰鸣声,技术人员精准操控设备,完成红花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
“过去依靠人工打药,每人每天最多能防治5亩地;如今无人机作业让效率提升了20倍,每亩还能节约30%的农药用量。”班卡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字成介绍,科技手段的引入让红花种植更加高效、环保,省力又省钱。
座谈会上,种植大户蒋五分享了十余年红花种植经验的心得:“从最初的5亩试验田,到如今20亩的规模化种植,我家红花年收入已突破6万元。”红花收购企业负责人鲁金龙也表示,班卡红花因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企业正计划进一步扩大收购规模,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班卡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黄建能说道:“这场交流会不仅开在了田间地头,更开在了群众心头。”近年来,班卡乡聚焦红花产业发展,组建了“农技人员+本地土专家”中药材科技特派员队伍,创新“田间学堂+线上平台”双轨培训体系,年内计划继续培育中药材种植技术人才200人次,让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据悉,2025年,班卡乡红花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预计年产值突破3200万元。小小红花,正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红色经济”新图景。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通讯员 吴圣春 孟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