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喜报!临沧两个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9日 14:37:00  来源: 云南网-今日临沧

原标题:喜报!临沧两个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征集乡村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从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治理体系,发挥“三治”作用、健全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聚焦突出问题、实现治理有效等方面精选了42个案例,作为第二批推介的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其中

临沧市选送的两个案例

云县丙凤村:“四小举措”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临翔区忙岗村:“六微”模式共创文明生活新风尚

获全省推介

云县幸福镇丙凤自然村:“四小举措”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近年来,云县幸福镇丙凤自然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办“小课堂”、开列“小清单”、开展“小评比”、开启“小联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依托丙凤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阵地资源,由丙凤蔬菜种植协会党支部牵头,开办红色讲堂、村史讲堂、农科讲堂“三堂课”,以微课堂的形式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开办红色讲堂。邀请“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聚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地方史,讲好爱国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用好用活红色教材,以党的历史为主线,选取以党史上重大事件为主题的红色电影,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观看。通过开展红色教育,进一步引导党员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开办村史讲堂。将丙凤自然村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通过村史室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组织村民学习特色产业发展技艺、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定期举办“村史小课堂”,邀请老党员和群众讲述村史,组织群众谈变化、作对比、话幸福,让广大党员群众深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丙凤自然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坚定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开办农科讲堂。结合丙凤自然村产业结构特点,按照“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的原则,邀请县、镇农科技术骨干以及种养能人大户,围绕果蔬种植、坚果管护、生猪养殖等方面向群众进行统一授课培训,并依托丙凤农业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现场交流和培训,为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围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党支部在动态梳理丙凤自然村乡村振兴“四个清单”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群众心愿清单,精准开列为民服务清单,理清“群众需要我做什么”和“我能为群众做什么”的问题,将群众心愿清单与为民服务清单进行双向对接,为群众“圆梦”。一是心愿清单广泛征集。通过开展“我的寨子我做主”“你说心愿、我来记”、设置微心愿墙和微信线上征集等活动,多渠道收集群众心声愿望。累计收集到心愿清单4类52条,其中政策咨询类20条、纠纷调解类4条、扶贫帮困类10条、公益事业类18条。二是服务清单精准定制。建立“服务清单”靶向化机制,由党支部牵头,综合评估心愿清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将征集到的“微心愿”按照政策咨询、纠纷调解、扶危济困、公益事业等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将心愿清单提交丙凤自然村议事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细化每一项心愿清单的“接单”措施,形成精准化服务清单67条。三是双向对接合理解决。实行清单销号制,党支部将心愿清单和服务清单进行双向对接,按照“立足实际、愿需结合、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开展“您的心愿、我的志愿”服务活动,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群众、在外公职人员和能人对群众心愿进行认领,并做好心愿发起人与心愿认领人的对接协调,确保群众的每一个合理心愿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围绕“群众主体”作用发挥,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全员积分管理。开办“积分超市”,按照“积分内容群众定、积分方式群众议、积分结果群众评”的原则,细化积分标准,将基层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以户为单位、以季度为周期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将村民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存入“积分存折”,村民可以凭“积分存折”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评比。结合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由党支部牵头,每月对人居环境情况进行督导,每季度按照“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对322户农户人居环境情况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与农户积分相挂钩,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出“人人参与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种养能手评选。由党支部牵头,联合裕民专业农业合作社,成立丙凤自然村种养能手评选委员会,按照群众推荐、理事会初审、评选委评审、党支部终审、公示、命名、党总支备案的7个程序开展种养能手评选,对评比出的种养能手实行“三优先一倾斜”,即优先发展入党、优先推荐参加上级各类产业培训、优先提供项目支持,联合信用联社在办理产业发展贷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立足丙凤自然村资源优势,由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结对帮带推动抱团发展。坚持大户带散户,发挥党群联动、互助帮带的积极作用,按照“1+10”的模式建立10个产业互助共同体,由10户党员示范户结对100户农户发展产业,党员示范户为普通农户提供种养技术指导,并帮助农户与合作社、收购企业进行双向对接。二是产业联合体拓宽销售渠道。由党支部牵头,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幸福田家园、幸福水世界等企业以及幸福镇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联合成立产业联合体,合作社定期收集联合体成员单位需求,发动农户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生产,对农产品进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三是产业基地推动三方共赢。围绕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引进本地种植大户采取租赁方式对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并将村民返聘到基地务工,在盘活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得到二次增收,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三方共赢格局。

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社区忙岗村:“六微”模式共创文明生活新风尚

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社区忙岗党支部在三级网格管理中,探索“微网格”兜起居民大小事、“微服务”解决居民忧心事、“微积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微治理”齐心协力解难事、“微讲堂”引导居民思想转变、“微庭院”推动美丽家园共同建等“六微同创”社区治理新模式,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着力解决之前社区治理不精细、服务不到位、理念模式陈旧、常态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标准化人性化。

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联系居民户”的原则,忙岗党支部将散居区划分为15个微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名党员担任网格长,负责联系15至20户居民,把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到网格、责任到网格,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搭建起“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纽带、以网格为单位、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网格化自治格局,以此兜住网格内群众的大小事,让群众在网格内找到办事的窗口。同时,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为抓手,忙岗党支部组建了4支由党员骨干、志愿团员、特长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对网格内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实行“分类派单销号”。今年以来,收集到的52件群众诉求案件中,通过推行“微服务”方式,在扶困助残、结对助学、矛盾调处等方面为群众解决了45件问题诉求,确保群众的诉求大部分不出网格不出组不出村。

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忙岗党支部研究制定《忙岗网格积分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户为单位的“微积分”台账,对居民在遵守社会公德、参与网格治理、培树良好家风等方面进行积分量化管理,并按定期考评、集中公示、评选表彰等程序对居民家庭积分情况进行运用,有效激发居民主动参与家园共治的积极性。

忙岗村以“两违”整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线缆规范等为主攻方向,整合驻社区单位资源,逐步实施水网、电网及排污设施改造工程,动员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土地法规、维护停车秩序,加强对居民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引导,在网格内实现每一个能办事的人都是一个“微治理”环节,达到各尽所能、齐心协力解难题办实事的目的。通过完善微治理体系,散居区脏、乱、差等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点,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政策辅导、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忙岗讲堂”。在利用好“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的党支部为居民开展服务的同时,邀请辖区内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的在职党员,每月到村内开展法律知识、就业培训、社交礼仪等知识宣讲和医疗服务活动,真正把知识与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围绕布局美、洁净美、绿植美、家风美、气韵美的“美丽庭院”创建目标,以上门发放倡议书、在网格群里动员、发标准等方式,发动居民自己动手以改造不适宜旧居、栽花种草、增高景观、净化亮化等方式美化自家“微庭院”。村党支部以年度为段开展“美丽庭院”综合评比,激发居民比、学、赶、超的创建热情。当前,评比正有序推进,根据标准已评选出庭院微景观示范户11户。

来源:临沧融媒体新闻社(记者:杨文灿)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