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临沧市军民同心打造双拥“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1日 09:34:32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原标题:我市军民同心打造双拥“金字招牌”

  今年以来,临沧市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汇聚军地资源和智慧力量,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深入拓展双拥工作新思路、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丰富双拥工作新内容、创新双拥工作新形式,持续擦亮临沧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

  宣传教育深入人心。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和全民国防教育。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日常课程和军训中,把国防教育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军营特色、边疆特点的临沧双拥文化品牌。利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宣传双拥,完善更新“双拥一条街”,规范全市“军人依法优先”“军车免费”标牌,更新大型立柱双拥工作宣传牌,不断丰富双拥宣传载体。

  广泛开展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和军功章、欢送新兵入伍和迎接退役军人回乡等系列活动,增强部队官兵和退伍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送发喜报268人次,迎送新老兵500余人,开展国防教育10余场次,受教育达1万余人次,更换新增双拥标识牌50余块,完善宣传牌50余面,在各类媒体刊登新闻稿件20余篇,实现双拥宣传的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社会各界拥军热情稳步提高。

  走访慰问到点到位。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春节”“八一”期间慰问驻临军警部队、优抚对象等制度,采取发放慰问信、召开军政座谈会、双拥联席会、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慰问驻临军警部队、老复员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烈军属、残疾军人、带病回乡和参战参试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各县(区)持续深化县连挂钩制度,按照“一县(区)一连、八县(区)挂钩八连”的挂钩机制,重大节日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挂钩边境一线连队,及时为边防官兵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了边防官兵戍边卫国之情。今年以来,全市共支出慰问经费900余万元,组织座谈会200余场次,走访慰问优抚对象、退役军人4万余人次,有力传达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

  军人军属安置到位。认真落实“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工作要求,采取转业军官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转业士官公开现场选岗的方式妥善安置转业军人。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大力扶持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提升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的就业比例。从公务员招考中拿出1%的比例,从事业单位招考中拿出8%的比例,定向招录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安排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年度招聘使用编制计划总数的5%,定向招聘未就业随军随队家属,并提供不少于5个岗位用于随军随队家属调动;为军人子女设置无条件入学“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近区域学校就读。及时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及优抚对象优待抚恤生活补助,对军人、残疾军人、烈军属实行公共交通免费,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享受游览各景区免费。今年以来,接收转业军官6人,均安置到行政或参公岗位,接收67名转业士官,均安置到各级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共安排4个公务员岗位、76个县乡事业单位岗位、16个市属国有企业。(彭文昌 王豪)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