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的二十大代表赵跃芳的挂心事“落地”了
“书记,你终于开好会回来啦!”在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委会,随着马台村党总支副书记刘东云一句高喊,大家都向这个“爱操心”的大姐赵跃芳围拢来。
10月25日晚上8点30分,赵跃芳恰好赶上了从村上查看村情回来的刘东云等同事一起吃晚饭。饭桌上,刘东云和赵跃芳详细说起了她离村20多天来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赵跃芳边听边点头说:“我明天一早就去看看。”
第二天早上8点,赵跃芳把开会穿的小皮鞋收好,穿上了大雨靴,拿起笔记本,发动她的小面包车驶出了村委会。第一站要去看看她一直挂念的10万株竹苗。“这批竹苗是明年五、六月份要分发给群众移栽的,要好好管理。”赵跃芳在泥地里认真查看竹苗的情况,仔细叮嘱竹苗管理员胡世荣。近两年,马台村的甜龙竹产业不但绿了山坡,更是富了村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高涨,胡世荣家在三年多的时间就发展种植了200多篷竹子,他笑眯眯地对赵跃芳说:“书记放心,这些竹苗明年也要进我家的地,管护一定错不了!”
出了育苗地块,赵跃芳又开上她的“小面包”,到良子田易地扶贫搬迁点,看看绿美乡村的建设情况。
良子田属省级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了马台村7个组的36户村民。按照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坚持还绿于民,马台乡将良子田易地扶贫搬迁点定位打造成一座没有围墙的花园,把美丽庭院由“一户独享”变为“人人共享”,引导群众在边角地、空闲地、庭院缝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因地制宜建成绿美“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
刚走进搬迁点,就有人招呼上赵跃芳了。“桂枝姐,你快来看看我种的菜,这两天正好合适采,来拿点回去村上吃。”村民徐大梅看见赵跃芳进村,立马迎上来。赵跃芳不让徐大梅摘菜,只挽起她参观了一下小菜园。青菜、辣椒、青葱、蒜苗等家常菜虽面积不大,但却一片生机勃勃。徐大梅说:“现在的生活环境真好,出门见绿、伸手摘菜、乡亲和睦、生活幸福,跟着党走就有好日子过。”
“以后的生活会更好,这次我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中央对我们农村未来的规划更‘给力’……”赵跃芳和徐大梅拉着家常的时候,乡亲们逐渐围了过来。“桂枝姐,你回来了!”“我们在电视上看见你了!”“桂枝姐,你去开会还听到了什么,跟我们讲讲呗……”乡亲们围住赵跃芳问这问那,一场鲜活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展开。
从良子田出来已经是一个小时后,赵跃芳驱车来到那湾组的村民活动场,外出开会前,大家就在那里晾晒稻谷。虽然在北京几次电话里问都说稻谷收得好好的,不亲眼看一眼,赵跃芳心还是挂念着。到点下车,赵跃芳一眼就看见尹家平和其他两个村民正在挑拣玉米苞。“怎么会霉烂了一些,太可惜了!”赵跃芳蹲下身边看边问。尹家平连忙解释,本想收完稻谷再集中力量收玉米,哪想这几天又下雨,玉米在树上就有点霉烂,好在都收完了,稻谷也全部晾晒干后进仓了。走进储粮间,解开口袋,颗粒饱满的稻谷映入眼帘,捧起稻谷仔细看了看,赵跃芳欣慰地说:“今年的谷粒还算鲜亮,明年我们继续好好种粮。”
回到村委会,赵跃芳匆匆吃过午饭,就到桌边拿出工作记录本,把早上的走访情况一一记下:“村里样样都好,我的心就安了。”休息片刻,她又要起身去组里看看滑坡治理情况、去坚果林了解管护进展,去五保老人那里听听生活需求,把党的声音、关怀传递给每一个父老乡亲……
通讯员:张云凤 胡荣宝 梅新强 杨光林 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