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拉祜族出了个网红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4日 13:52:30  来源: 云岭先锋

  原标题:拉祜族出了个网红村

  今年七八月份,位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的一个叫千蚌村的拉祜族小村子,突然在抖音、微信朋友圈、快手等平台火了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至的,是一幅用彩色水稻勾勒出“拉佤布傣”四个民族人物,并配有“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1921—2021”等字样的“稻田画”。

  这幅占地300亩的巨画,从策划到呈现在游客面前,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但对千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明辉来说,背后的甘苦至今依旧历历在目。

  为了更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李明辉与同事们经深思熟虑,准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并将“稻田画”作为重要卖点。

  在征得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后,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初期项目需要的300亩土地集中流转事宜进展顺利。毕竟,对多数村民而言,村庄靠近双江县城的区位优势,让他们有更多的创富机会,将土地流转出来,是多赢之举。

千蚌村打造的“稻田画”(资料图)

  就在李明辉憧憬着美好图景时,一盆冷水浇了过来——少数村民不同意流转土地。原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蚌村的田地每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一季土豆,每亩田地每年都能给村民们带来数千元的收入。为此,部分村民害怕土地流转出去以后,自家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不能只看到眼前这点利益,乡村旅游搞起来了,到村里面的游客会更多,我们的农产品会越来越值钱!还可以到基地打工,甚至开农家乐。”为了打开村民的心结,李明辉带着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讲道理、做比较……可是,收效甚微。

  村干部并不气馁,而是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做工作。白天村民下地干活,他们便晚上上门做工作;一次没做通,就再来一次、两次、三次……终于,绝大多数村民们都同意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来。

  最后只剩村民老吴家仍不同意,而他家涉及的土地有10余亩,且位于连片核心区域。如果他不配合,整个项目就无法推进。经过走访调查,李明辉了解到,原来老吴也在谋划项目,这10亩地是准备用来种植蔬菜的。

  老吴的态度很坚决,无论村干部如何动员都无动于衷。没办法,李明辉只能请老吴在部队当兵的儿子来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次老吴同意让“半步”:土地可以流转给村里,但是村里必须用同样面积和土质的地块来换。看到老吴“松口”了,李明辉他们开始多方协商,向其他村民流转10亩土地给老吴,最终顺利签了流转协议。

  经过村党总支半个多月的努力,300亩连片土地完成了流转,村里也成立了合作社运行该项目。为了方便机械化耕作,合作社立即行动起来,挖田埂、埋水沟平整土地。

  可正当项目如火如荼推进的时候,新问题又来了。有的村民看到自家的田埂地界被整平,害怕自家的土地面积缩小,纷纷出来干涉项目。有的村民甚至吃住在田里,不给说法不让继续施工。

  有问题就必须解决。李明辉他们又一次将村民集中起来,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机械化生产省时、省力、效率高,但要实行机械化生产就必须铲除地界。对于村民们的担心,等将来集体不租了,还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听到村里的承诺,绝大多数村民离开了。

  只有老罗依旧不依不饶,他就认一条理:他们家的土地比其他村民的土地好,害怕几年后村里不租了,自家的土地被“偷梁换柱”。为此,村干部轮流做老罗的工作,都以失败告终。而老罗还提出要求:已经开挖的田埂必须立即恢复原样,不然就终止流转合同。最后,又是李明辉等人承诺,协议到期后保证恢复原样,并请来老罗的亲戚朋友劝说,他才勉强同意。

  就这样,从年初开始谋划的项目,一直到5月份才得以种下水稻,比最佳种植期整整晚了一个月。所幸,今年风调雨顺,加上科学的田间管理,水稻长势较好。

游客观赏“稻田画”(资料图)

  随着水稻慢慢生长,精美的图案也缓缓呈现出来。“这是用油漆喷涂出来的吧?”“怎么会有各种颜色的水稻?太好看了!”一时间,小小的拉祜族村沸腾了,附近的村民纷纷来“看稀奇”。

  热闹归热闹,光靠附近的村民可带不来多少“流量”。李明辉一干人依然面临考验:如何扩大知名度。出钱包装宣传是不现实的,项目安排上没有这部分资金,而且就算有钱投进去也保证不了效果。

  最终,刘明辉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靠低收费甚至不收费引流。具体做法是,只收成年人每人3元卫生费,1.5米以下游客免费,学生等团体免费,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通过他们自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晒景”,进行广泛宣传。

特色文化展示 (资料图)

  这一招果然管用,一些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刷到图案,还专门打电话回来确认。临沧市各县区的游客纷纷到来,整个“稻田画”展示期间,千蚌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一共收到8万多元卫生费。随着游客的到来,千蚌村村民的致富路子也越来越多。

特色文化展示 (资料图)

  11月11日,记者来到千蚌村,虽然错过季节没能看到“网红”巨画,但却领略到另一番景象。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正在村中广场听其中一位老人唱歌,歌声悠长而动听。唱歌的是60多岁的拉祜族村民张文妹,她唱的是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根”调子,大意是:以前住在山上,忍饥挨饿;现在搬到村里,不愁吃穿,日子过得越来越火红……(杨旭东)

责任编辑:徐颜蓉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