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丨沧源:边疆直过民族共同迈向新时代
沧源佤族自治县始终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举全县之力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走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成功路子,与各族人民共同迈向新时代。2014至2019年,沧源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5%降至2019年的零,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2019年退出3个村),贫困村退出率达100%,贫困对象全部清零。2019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沧源正式脱贫摘帽。
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全县建成蔗园12万亩,产值2.77亿元;建成茶园11.6万亩,产值2.29亿元;建成河南中烟“黄金叶”高端品牌核心原料基地2.04万亩,烤烟收入8070.7万元。同时,大力发展以生猪、高峰黄牛和土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巩固提升橡胶、核桃、生物药业、竹木等传统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外出务工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相结合,不断扩大就业,2019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1808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1人。同时,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和脱贫线、低保线“两线合一”政策,将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强化“挂包帮”帮扶,实现对67个贫困村和26个非贫困村挂包农户全覆盖。
巩固提升旅游扶贫 ,确保增收强后劲。提升打造“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佤族新米节”等节庆品牌,推动翁丁原始部落、崖画谷、葫芦小镇高A级景区创建工作,先后重点打造了勐董镇永和国门新村、勐省镇芒阳村、芒卡镇龙佬村、勐来乡勐来村等6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推动农旅融合、巩固产业基础,积极搭建贫困群众致富平台。2019年,全县重点推进1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沿边旅游村寨、13个沿边旅游景区、2条沿边旅游线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巩固提升住房保障,完成危房改造21477户,投资20.11亿元,整合兑付农危改补助资金8.1亿元,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巩固提升教育扶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年,沧源人均受教育年限9.5年,全年投入教育扶贫资金5030.44万元。巩固提升健康扶贫,全县共有患大病建档立卡贫困户779人,100%在县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救治;落实慢性病“签约服务一批”,共签约61189人,签约率100%;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补助180元,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179件,投资2767万元。所有乡镇、村(社区)实现100%通动力电,供电辖区供电可靠率达99.7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05%。强化道路基础保障,2019年,重点实施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道路、沿边自然村公路、县乡道改造和国边防公路建设,县城到乡镇、村公路均已通畅及硬化。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对10个乡镇93村(社区)4G通信网络进行实地信号覆盖测试调整,实现4G通信网络建制村区域覆盖100%。
坚持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改变群众陋习的突破口,持续抓好“人畜分离、建厕改灶、种花种菜”,完成村内道路硬化70万平方米,建成自然村公厕348座,完成户厕建设7852个。全县57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示范村和56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建设有序推进,共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46个,洁净村庄创建135个,洁净庭院示范家园创建1670户,农村“人的面貌”“物的面貌”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完成“沿边小康村”建设投资5.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