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邦洪村:冬季农业富农家
图为村民在种植冬季农作物。
隆冬时节,笔者走进云县幸福镇邦洪村。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民们忙着在自家田里除草整地、机械开沟,抛洒农家肥、铺置塑料薄膜,精心种植辣椒、马铃薯、玉米、茄子、四季豆等,整个邦洪坝区呈现一片热闹繁忙的劳动景象。
邦洪村党支部书记张国荣告诉笔者,几年来,全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了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马铃薯、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基本形成了以冬早蔬菜为主的立体种植发展格局。2019年,全村600余户种植了3000余亩的冬季马铃薯、冬季四季豆等农经作物,全村冬季农业种植可增加村民收入900余万元,人均增收有望达到4500元。每年,村里种植出的冬季蔬菜都很受客商的青睐,这几年价格更是一年比一年高。每到冬季蔬菜收购季节,邦洪村的冬季蔬菜都会吸引来自广西、四川以及临近的凤庆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客商前来采购。
邦洪村马梅村民小组村民董正军今年种了1.7亩的辣椒。在自家辣椒田里,董正军掰着手指高兴地给笔者算起了丰收账:“按照目前的市场价,1.7亩辣椒可以收入达到8500多元,加上之前种稻谷的收入,这1.7亩田每年收入可达1.3万元。”
“今年冬季,我家种了4亩辣椒,每亩收入可超过了10000元,村民辣椒种得好的最高收入达到6万元。”村民董大富高兴地对笔者说。
该村充分利用地处低热河谷、农作物一年多熟的区位优势,把冬季农业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全村按照“样板科技示范,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采取了宜种则种,宜套则套的措施,确保冬季农业种植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该村还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冬季农业开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初步实现了冬季农业开发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零星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通过冬季农业开发,邦洪村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即使在冬天,农作物也为邦洪村的大部分土地披上绿装,有效地促进了村民增收。(特约记者 王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