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要闻 >> 正文
李成明:默默奉献铸师魂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2日 10:23:43  来源: 云南网-临沧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李成明:默默奉献铸师魂

  李成明,今年61岁,于1975年8月在云县头道水箐门口小学任民办教师,1986年转为公办教师,在教育战线奋斗了43个春秋,心中一直恪守“坚持”二字,始终如一,默默奉献,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头道水箐门口任教10年间,李成明一直担任复式班教学,并且承担村校负责人工作,属半公半农,白天教全日制复式班,有时两级复式,有时三级复式,晚上教识字班,有时参加学大寨改梯造田。当时学校条件十分坚苦和简陋,教室破烂,无桌凳,课桌椅都是土基、木板、竹子组合而成,学生课本都是几个人用一套旧教材,学校无活动场地,自己就组织学生开挖平整了一块场地,供学生课间活动,并用自己微薄的补贴为学生购买了篮球,带领学生用树竖起了简易的篮球架,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快乐的成长。这些经历让他多次获各级表彰,获县团委表彰的“新长征突击手”。获县级表彰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双学先进个人,获县级表彰的“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李成明在教育战线奋斗了43个春秋,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团山学区教导主任,分管完小中小学的学区副校长,学区党支部书记。曾多年一直都承担高年级数学工作,1987年12月获小学一级教师,1998年10月获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1997年11月履职。1997年获乡人民政府批准的“初考‘二等奖’”的表彰。在晓街乡云大希望小学任教期间。他积极配合校主要领导完善学校规划,逐年改变了学校的面貌。特别是1988年至1990年间,因住校生多,校舍十分破烂,涌挤、学生喝水做饭等生活用水全靠小河里的沙滩水,一到雨季,学生喝水就成问题,他和校长放学后就去山里找水源,跟农户交谈,多次商量,后经水利部门的支持,终于解决学生吃水用水难的难题。但基于各种原因的存在,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又想办法,联系当地的老百姓,在校园中挖了三个深水井,就这样解决了的师生生活用水的问题。

  在2000年7月5日凌晨1:30左右,电闪雷鸣,雨下得很大,是几十年罕见的暴雨,学校的位置正好处在小河的边上,河水越涨越高。当时学校共有住校生150多人,学生都已进入梦香,不知发生什么,当天乡教委的两位同志来校检查工作,他和几位教师还在值班室谈事情,发现情况不对,就吹起了哨子分头进入学生宿舍叫醒他们撤离,刚把宿舍的学生撤离,洪水就淹进教师学生住的地方,水深的地方已超过2米,教师们手拉手把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清点各班人数,他当时只顾转移学生,却忘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还在住处,去叫时宿舍已被洪水堵住,门无法打开,找来工具把门撬开,把水放出,还好没事。师生们大部分家担和生活用品都被洪水冲走,所有人身上穿的全都是湿的,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忍不住掉下了伤心的眼泪。此次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工作,组织全校师生转移,在学校全体教师和教办两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并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2003年7月获乡党委的“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2009年9月获“优秀教师”表彰; 2016年7月获“优秀共产党员”表彰,2016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表彰。

  如今的云大希望小学,四周绿草如荫,树木成林,绿化很好,回想刚来任教时,学校没什么绿化,周围光秃秃的,李成明四处寻找树苗花卉种下,还动员和组织学生顺带到自家山里挖来种下,现在的青树、米树都长成参天大树,还有金黄色的小花竹林都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如今李成明已退休,但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池都倾注了他大半生的感情和心血,这是他为之工作和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教出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就像曾经的小树苗,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记者 陈灿坚)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