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群众产业增收,实现互利共赢。
股份合作联结。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林地等资源经营权、自有设施设备、财政扶贫到户资金等,入股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架起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的桥梁,引导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让贫困户变股民,资源变股金。
订单农业联结。鼓励和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优先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指导实行“市场价+一定比例上浮”等保护价收购。引导和鼓励效益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获得收益后的返利方式让贫困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提高贫困户生产积极性和产品质量。
科技服务联结。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有生产经营服务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品种技术、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烘干加工、仓储物流等服务,实行服务费用优惠或免收,或企业和合作社为贫困户先行垫付前期投入,解决贫困群众缺少资金、信息、技术等问题。
劳务就业联结。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有相应学习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简单培训,使其获得企业所需技能,鼓励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家庭人员长期就业或季节性务工,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实现稳定薪金收入。
租赁返包联结。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优先流转或租赁贫困户拥有的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等资源和设施、设备,实行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将有自营基地或园区的企业和合作社,实行“保底工资+超产分成”的分配方式,获得较好收入。
通讯员 陈红仙 (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