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南伞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重解决农村脏、乱、差、基础薄弱等群众最关心的难题,采取“七个一”措施全力改善农村风貌,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成立一个村民小组乡村振兴理事会。村委会牵头,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议,宣传发动提升人居环境工作;通过村民民主表决,成立由5人组成的村民小组乡村振兴理事会,负责本小组提升人居环境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定期牵头召开村民会议,商议人居环境相关事宜。
形成一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清单。认真实地查看村组情况,走访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明确具体做些什么,哪些必要做,哪些不必要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并根据市场信息,形成具体施工内容,做好工程预算,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制定一个环卫区域分片包干方案。认真分析村民小组地理地貌、自然条件等村内情况,将村内公共环境卫生部分划分为合理区域,包干到每家每户,由村民承担保洁任务。
确定一个村组集中大扫除时间。村民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全村集中清扫卫生时间,每个月不得少于3次。
公选一批村组检查监督人员。村民小组选出至少1名村容村貌监督员,负责监督村民包干区域保洁情况以及村民庭院清洁情况,定期将监督情况反馈给村组乡村振兴理事会,适时在全村公开公示。
完善一份村组村规民约。各村民小组进一步完善小组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事宜列为村规民约的重点,让村民会议决定的人居环境提升事宜民主化、规范化,充分体现村民自治和村民意志,适度与相关政策享受条件挂钩,形成长效机制。
评比一批洁美家庭典型。要求村民小组注重发挥典型带头示范作用,开展比一比、评一评活动,做得好的农户给予激励,用做得好的典型带动主动性差的村民,促使全村人居环境水平整体提高。建议把做得好的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相关政策,促使“锦上添花”。
通讯员 李文云(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