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坚持目标标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采取“五抓”举措全力助推就业扶贫。
抓教育培训,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依托云南宏华人力资源公司、新子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瑞宏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免费对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2017年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等各类培训498场次,参加培训28550人,取证30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918人,取证1314人;2018年全县的各类培训正在组织开展中。借助上海市崇明区对点挂钩帮扶机会,制定《上海市崇明区与凤庆县三年扶贫协作规划》,计划组织培训180期,贫困人口就业培训2300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50人次,计划转移就业8000人。
抓转移输出,解决算账无支撑的问题,增加贫困户收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云南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宏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输出合作协议,加强政企合作促进转移就业。在各乡镇、县城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广泛宣传就业援助、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务工法律常识、禁毒防艾、反传销等政策法规知识,接受咨询人数9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3600多份。今年以来,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到江苏谷崧工业有限公司、湖南蓝思科技公司4批次,共输出劳动力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7人。
抓就地就业,解决难出家门的问题,部门联动促就业。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广泛摸底调查, 2017年底在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但无生产资料、无稳定产业、无固定收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外出务工的有1380人。为此,制定出台了《凤庆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扶贫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发林管员、村庄保洁员、公路护理员、库岸巡查员、国土监测员、河道管理员等1380个公共服务岗位,帮助解决就地就近就业。
抓服务载体,解决创业难的问题,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占地73482.7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7 栋,总建筑面积123461.20平方米的滇红小镇滇红茶双创产业园。把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创业实训基地,把“中职生”、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致富“领头雁”作为对象,强化新一代农民工培训,鼓励有能力者就地创业。今年计划发放“贷免扶补”305户,小额担保贷款263户、劳动密集型企业6户,发放贷款金额6820万元,预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400多人。
抓组织建设,解决责任落实的问题,夯实战斗堡垒。由县委牵头抓总,各乡镇、各部门具体实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具体负责,狠抓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层层传导压力,人人压实责任,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通讯员 张海波 (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