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沧源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精准施策,不断完善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机制,紧盯危房改造、环境提升、产业支撑、义务教育均衡、易地扶贫搬迁、增强组织力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以政策调控为杠杠,激发危房改造热情。及时调整危房改造补助政策,通过划定时间段激励措施,强势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966户,纳入中央预算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5户1538人、24个集中安置点3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全部竣工。93个建制村(社区)道路、安全饮水、广播电视、4G网络、光纤网络覆盖率均达100%。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217个自然村的贫困村提升人居环境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帮扶契机,启动实施3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同时,整合资金实施剩余26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确保年底实现93个行政村(社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整合中央、省直过民族地区发展资金,实施1200公里道路通畅工程建设,确保年底村组公路建设全面完成。
以对接市场为重点,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以10个乡(镇)扶贫开发公司为龙头,以1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以67个贫困村100万元或5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为保障,整合投入涉农资金3.27亿元,设立1.47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产业扶贫,采取“公司+村委会+基地+贫困户”“村委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申报产业发展项目166个,确保致富产业覆盖93个行政村(社区)。甘蔗、茶业、烤烟等传统产业不断巩固提升,生态养殖、辣椒种植、羊肚菌种植等新兴产业破题起步,通过产业发展贫困户户均增收预计达2000元,人均达6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可实现全面增收,确保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
以建立机制为手段,全力实施扶智工程。制订《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建立“县长包县、乡(镇)长包乡(镇)、村长包村、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的“五包”机制,全面压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年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目前,全县93个行政村(社区)中有应入学适龄儿童少年12918人,入学1276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4%。同时,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全覆盖动员、全方位培训,目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029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8505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600元。
以落实政策为依托,全面实施社会保障。严格落实“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工作路径,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脱贫路径,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确保社会保障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全县缺乏劳动力、因病因残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1098户2651人已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对象管理,安全住房已全部得到保障,每年获得3960元兜底保障资金,并实现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开展分类救治100%覆盖。
以服务保障为宗旨,全面抓实健康扶贫。抓好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实现全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面向省集中采购平台“点对点”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实现对因患病致贫的455户贫困户开展分类100%救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全覆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通讯员 赵志明 (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