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沧频道/ 要闻
临沧:净了“容颜” 靓了家园
2018-06-14 09:43:18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清澈见底的河道、明亮干净的天空、整洁漂亮的村庄、成排成行的绿树……一幅幅河畅、天蓝、水清、村净、景美的生态画卷,如雨后春笋般在临沧大地破土而出,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市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着眼于城乡人居环境中的“脏、乱、差”等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掀起了整治城乡人居环境热潮,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如今,走进临沧每一个角落,都不难发现,城市有了洁净的容颜,乡村有了整洁的面貌,市民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日子也过得更加舒心。
  近段时间,细心的市民总能看到数辆拖车行驶在临沧城大街小巷,全城范围内各条街道,车辆未按规定停放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明显减少,道路两侧乱停乱放车辆减少了,行驶路面变宽畅了,交通秩序也良好了。
  据了解,这是目前临翔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为配合全市深入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在市中心城区开展的占道违规停车的拖车整治行动。通过每天有3辆拖车不分时段在全城范围内进行巡逻,集中开展治乱治堵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切实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治乱、治堵行动只是我市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中的两项举措。一直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抓好城乡治乱、治脏、治污、整治“两违”、增绿提质5项重点工作的工作要求,以城郊、近郊、沿路人居环境提升为主攻方向,抓“四治”、抓“三改”、抓“一拆”、抓“四增”,全力推进城乡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城郊、近郊、沿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市按照建设“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工作要求,依托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在继续推进“七改”“三清”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鲜花盛开的村庄(街道)”,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力度。
  目前,我市仍有2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面对贫困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上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困难,我市坚持走“脱贫攻坚与人居环境双推进”的路子。及时建立市级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衔接确定申贷项目,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共争取到国开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贷款40.1亿元,全力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自来水供水设施、公厕、村组道路、校安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市辖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重要旅游公路路域,我市因地制宜建立分级负责、各保一段的路面保洁机制,并组建了256支3206人的路面保洁队伍,有效解决全市路域环境卫生问题;按照“前花后树”的模式,新增行道树58.23万株和绿化面积43.12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重要旅游公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力度。此外,还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公路路域整治工作组,抓实临沧机场至孟定清水河二级公路专项整治,通过开展公路违规开口及路面污染、公路两边“两违”、公路沿线采石、公路沿路沿河采砂等专项整治工作,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在全市各级公路、过境河流、可视面山、城镇街区、城镇公园推行“五长制”管理制度,对各级路、河、山、街、园长职责进行明确细化,形成包保责任人主抓、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系统推进全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目前,全市设河长5803名,共管理691条河流,430座水库,770条沟渠,290个坝塘;设园长68名,共管理50个公园;设街长282名,共管理246条街道;设路长109名,共管理548条(段)各级公路;设山长238名,共管理120万亩山体,初步实现了全市道路洁净畅通、河流洁净水清、面山洁净常绿、街区洁净美丽、公园洁净宜人的工作目标。(来源:临沧日报)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