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县纪委监委不断创新村级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方式,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2017年在全县194个行政村(社区)开设的廉政文化微课堂,做到廉洁纪律宣传无死角、全覆盖,全面发挥了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反腐倡廉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有力的促进村组干部队伍廉洁履职,夯实基层反腐败“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微课堂”有序、持久地开展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云县纪委监委统一制作“廉政文化微课堂”背景、门牌、宣传栏。为使“微课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廉政文化微课堂管理制度》。同时,县纪委监委分别为194个村(社区)充实廉政书屋藏书,增加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历史等红色书籍,如《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若干规定》读本和《中国纪检监察》等书籍,方便干部群众借阅、学习,让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红色书籍中接受潜移默化地廉政教育。
“县纪委到我们村委会开展的这个流动警示教育,案例大多是我们村一级的,完全是为我们这些村组干部“量身定做”,特别是《警示》读本里的个别案例还是我认识的人,感触很深啊!”。大朝山西镇文物村支书赵熙武说。
把“量身定做”的党纪法规教育送到党员干部身边,可以极大的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如今,党员干部人人走上讲台,讲认识、谈体会,将言传身教的“微力量”汇聚成了感同身受的“正能量”;通过反面典型案例剖析、参观警示教育展,对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发挥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不敢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
两年来,“廉政书屋”逐渐成为村组干部和群众接受廉政文化教育的新阵地。各乡镇村(社区)不同程度地、多形式地开展了丰富的“微课堂”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廉政文化教育这个大课题放在小课堂之上。县处级领导每年至少到挂钩村开展廉政课堂宣讲1次以上,县级部门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到挂钩村开展授课2次以上,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到村授课每季度至少1次以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每月授课不少于1次。目前,394名领导干部到挂钩村开展廉政课堂宣讲6984场(次),17000多名基层党员受到了教育。
通讯员 徐守菊 (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