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沧频道/ 要闻
凤庆县城乡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2018-06-04 17:44:3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凤庆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属地管理的原则,广泛动员、上下联动,一盘棋推进“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行动、“六增”工程,让城乡人居环境呈现山清水秀、路畅城美、人和洁净的新局面。
  以一年重点治理、二年初见成效、三年巩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成效明显的“五年行动计划”为重点,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解决。以修通断头路、整治过境河、解决污染源、建起卫生厕、拆除“两违”建、实现“清洁化”为载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用目标化、时间化、责任化、清单化方式推进。
  探索城乡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在健全机构、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结合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健全季报、月报、旬报、周报、通报、督查等制度;组建凤庆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推行河长、街长、园长、湖长、路长、山长“六长制”;建立问题排查、问题交办、问题督促整改“三项会议制度”,落实定期情况通报、协调联席会议、问题整改动态消号、长效管理“四项制度”,全面启动县城市场化停车运营机制;成立“两违”建筑整治指挥部,集中开展非法采砂采石专项行动;建立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机制,垃圾处理实行村庄保洁员制度,以“一事一议”方式建立每人每月收费制,污水处理推广氧化塘模式,制定城市生活垃圾覆盖填埋和农村生活垃圾简易焚烧处置向水泥窑协同处置办法,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有序推进;把每年7月定为环境卫生整治月,每月的第一周定为环境卫生整治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每天对城区主干道进行洒水2次。解决好“多头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为官不为等问题,形成分级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人居办,以“真督”推“行动”,以“实查”促“提升”,让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人人都动手,处处有成效。
  创新投融资机制,以PPP模式融资23.4亿元,整合农村危房、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乡村道路提级改造、一水两污等项目。全县新增公园面积118.8万平方米、停车位1215个,完成园路建设1850米、铺透水砖5800平方米,种植苗木约1.8万株、地被6.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1.22万平方米。新建“鲜花盛开的街道”4条,城乡累计增果9.6万株、增绿144.48万平方米、增灯2769盏、增水体景观7个、增民族风情街及民族文化广场7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32%、绿地率达3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47平方米。
  按“彰显特色、生态宜居、永续发展”的原则,以县城为核心、乡(镇)为纽带、村庄为基础,建立“县城一级带动、乡(镇)二级辐射、村庄三级多点支撑”的城乡规划网络体系,县乡分别设立规划委员会,187个村(社区)均聘请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9名。强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规划和“一张图”空间管理,形成“规委会初步审查—专家讨论—征求意见—会议审议—逐级审批—依法公布”程序,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特色小镇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其它专项规划达1000多个。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达成城乡规划战略合作关系,聘请多名规划师作为技术顾问,开展课题研究10余次、技术服务30多次,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许可证核发率均达100%,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46%以上。
  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公厕24座、村庄公厕187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5公里、城乡雨污管网37.79公里、“海绵村庄”2个、城乡停车场6个、城市公园12个,打通断头路和丁字路5条,改造旧住宅区8.11万平方米、旧厂区3.2054万平方米、城中村704户,整治“两违”建筑565宗7.8457万平方米,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新提升。

        记者 李正文 特约记者 李廷昌 (临沧日报)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