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街道,鲜花簇拥的城市,幸福惬意的行人……走进如今的临沧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景美人乐、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而绘就这幅画卷的“秘诀”,就是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
自2017年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来,临翔区着眼于“脏、乱、差、堵”问题,高位推动,多部门联合同向发力打出“组合拳”,持续不断地在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行动,城市的容颜净了,家园靓了,城市变化让市民们切身受益。
多年来,在西大街经营的各商家为招揽生意,违规在店面外的人行道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所带来的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城市形象被损等问题深深困扰着市民,也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临翔区委、政府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为契机,重拳整治,坚决还路于民,取缔占道经营户170余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修建经营市场,引商归流入市,曾经脏乱堵塞的西大街焕然一新,变得干净整洁、畅通有序。开出租车的李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几乎都不愿意进西大街,上得来下不去,堵得人心慌,整改之后,真是大变样了,这条路堵多少年了,还是第一次这么通畅,这次整治让我们生活便利了很多。”
西大街只是临翔区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一个缩影,提升行动不断升级,由大街向小巷、街道向小区立体化延伸,在靓化街道的同时努力优化改造华旭小区、扎路营小区等旧住宅小区,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家住华旭小区的居民张治状最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华旭小区属于老住宅小区,因为年代太久,一方面是房子外观、管道等比较旧,另一方面,因为建得早,规划不足,停车位紧缺,回来晚了就经常找不到车位,上下班高峰期更是堵塞严重。“党委、政府投资投劳对华旭小区进行改造之后,老房子重新粉刷,都变成了新房子,停车位规划出来,再也不用担心有车没地方停了。”张治状开心地说。
不仅是城镇,临翔区的农村也在改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亟需解决的问题。临翔区依托“乡村振兴”、“整乡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网建设与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全面抓实七改三清工作,农村环境进一步提升美化。
位于国道214线上的蚂蚁堆乡,过去行人和当地群众对乡沿线道路环境的印象就是“乱、脏、堵”,车辆乱停、占道经营、乱堆乱放、垃圾乱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开展以来,蚂蚁堆乡围绕建设美丽宜居乡镇的工作目标,“一把尺”治理、“一盘棋”建设、“一体化”管理,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重拳整治“两违”现象,擦亮了该区“北大门”的靓丽名片。
蚂蚁堆村街子组的文贵华从小在街子上长大,亲眼亲历了自己家乡的美丽转变, “政府进行整治之后,路边种了绿树鲜花,以前商店乱搭乱建的东西都收整干净了,环卫工每天清扫,街面干净了很多。晚饭后我还会和家人在人行道上散步,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蚂蚁堆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文贵华告诉记者,每到星期五,村里还会组织村民打扫卫生,大家参与后,都自觉保护劳动成果,慢慢地不乱扔垃圾,形成爱护环境的观念,蚂蚁堆乡也越来越美了。
据了解,2017年以来,临翔区投资1.06亿元打通“断头路”10条,投资880万元对城市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新划、重划主城区32条街道道路标识标线33万方米,新增路内停车位1907个,实施完成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工程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新建投用城市公厕13座。先后实施树池改造花池、市民广场、西河园广场增设花柱花坛、环岛增花、道路增果、公园增灯、增加水景等工程,切实提高城乡特色风貌和整体形象。全区建制村通畅公路实现全部硬化,28个脱贫村645公里村组公路硬化工程全部完工,8个乡镇镇区均建成两座以上公厕,镇区公厕总数达28座,建成一座以上公厕的建制村102个,建成镇区垃圾处理设施15个,共创建洁净家园2560个,创建洁净村170个,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通讯员 赵菁菁(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