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沧/ 热点
凤庆水箐村“三篇文章”奏响脱贫之歌
2018-01-27 10:37:01   来源:临沧日报
分享至:

“腊梅花开春即到,水箐欢歌颂党恩。”走进凤庆县凤山镇水箐村,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发生的新变化:村庄更靓丽了,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这一切都源于水箐村通过做实“三篇文章”,引领脱贫攻坚,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所带来的新变化。

 虽是深冬时节,村民们却忙得热火朝天,正在管理自家茶园、核桃、树头菜等特色农业。村民李荟香一大早就在打理自家的茶园,为春茶上市做着准备,前几年,她家种植7亩茶叶、4亩核桃,一年的收入不到2万元。为了拓宽产业增收渠道,她家在加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近年来又开始大力发展树头菜、车厘子等特色产业,以便获得更多的收入。村支书杨国富感慨地说:“实施精准扶贫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村民行路难,不是上坡就下坎,如今建起了产业路、村组路、入户路,形成了互通互连的公路网,运输物资不用愁,生产生活更方便了。”

 水箐村距县城10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共518户1797人。该村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结合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做好本地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全力组织实施,走出了一条具有水箐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探索发展模式,做实产业发展文章,是夯实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基础。”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贵贤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探索产业长效扶贫机制,做活水箐村3家龙头企业,以凤庆县国富茶叶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有机茶园示范基地,抓实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2017年,全村茶叶增收30多万元,户均增收650元。

 做活“土地流转+产业扶贫”,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农民增收与企业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民合作共赢,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2014年3月,凤庆县和甘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买的方式取得水箐村集体茶园30年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水箐村和甘庄园建设和示范户发展培育等,经过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打造成集生态旅游及绿色有机林农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经济实体。

 推进“特色产业+务工增收”促增收,在发展茶叶、核桃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种植中药黄精420亩、高价值经济林木红豆杉2000多株、车厘子300亩、树头菜100亩,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利用水箐村紧挨县城的区位优势,组织技能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实用技术培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城务工,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201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11.6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4元。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实人居环境提升文章”是水箐村着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原则,实行“政府兜底改造深度贫困户D级危房,动员鼓励一般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政策,采取“6+2+2+N”的资金补助方式,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016至2017年底,全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1户;合理规划,村级路网已经形成,建成水箐村至安石村连村公路“骑马线”四级公路7.2公里及延长段5.5公里;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羊看坟自然村道路硬化3.4公里;完成村委会至董扁村5.5公里的产业路毛路开挖;环境整治深入人心,结合 “七改三清”行动的有序开展,村“两委”和工作队带领全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做好水箐河河道治理工作以及村委会周边街道路灯亮化,不断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多措并举,做实村级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文章” 是水箐村抓实的又一项重要工作。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把在脱贫攻坚中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村“两委”,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力量”,抓好服务阵地建设,始终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政治引领和为民服务的“桥头堡”作用。

临沧日报记者 罗新祥 

责任编辑: 高雪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